2)第119章 119利用已知信息_开局败光八个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关。

  生物医药基地租楼,增加改造预算,也不过是花了几百万,学校那边也还是设计阶段,施工单位虽然找到了,谈合同到支付第一笔钱最快也要下个月。这月她还有三千万的指标要花呢,买楼还是买地?

  “败家系统,最近有什么拍卖会么?”林若妍自己想了一圈实在没啥能花钱的大头了,只能问系统咨询。

  败家系统憋了好久,终于听到宿主问话,赶紧回答:【宿主,除了卖房卖地的,也有其他的拍卖会,您要不买点古玩?那东西一件也有千八百万。】

  “那些东西这月买了,下月卖能赚多少钱,好卖么?我要买楼买地,我要大且结实的,看着就特别有安全感的。”林若妍很清醒,不被败家系统忽悠。

  败家系统利用权限看了一圈,回答:【京市的地和楼这月的价格都有点贵了,三千万上下的没有。宿主我帮你查询一下周边地区或者您指定一个地方,最好是书里与您强相关的主要人物发生过剧情的城市,那些地区相应信息应该都能查。】

  林若妍现在记得的书中情节,以女主李一琪的经历为主,回忆了一下忽然想到了一个地方:“系统,你帮我查一下津市有没有什么卖楼买地的。”

  林若妍想起的事情是书中描写,女主李一琪去津市见合作厂家,见识到了津市的变化。

  李一琪创业是医疗器械这一块,一开始推销自家产品,都是亲历亲为自己出马,比起其他创业伙伴,她还是能言会道的。

  到了津市才发现,津市的城市面貌极大改善,津河、和平路、鼓楼、天塔等城市地标依次改造完毕,街上也再也看不到黄大发,经济跨上了新的台阶。

  同时房价也略有攀升,两千到四千每平米不等,五十万起步就可以买套位置不错的新建小别墅。

  原书借着李一琪的眼睛,看着报纸上那些热销的房子广告,十年二十年后那些地方的房子价格依然坚挺,现在却便宜得要命仿佛白送一样,梅江、新华园、城市花园项目……保值增值杠杠的。

  十年后李一琪再去津市,特别后悔当时没有听朋友的劝,没能买一套梅江的别墅。毕竟京市的别墅还是贵,她十年后才能够到档次好的。而同样环境区位,津市当年顶级的大别墅不到一百万就能买一套,比京市门槛低多了。

  十年后津市和京市,高铁半小时就到,很多人住在生活成本低的津市,来京市打工赚高工资,比住在京市旮旯地方通勤还方便。

  所以,既然八月在京市买不起好地,那不如去津市买一块地?想办法拖延开发节奏,放一段时间,或许能找到接盘侠,将地直接卖了。

  败家系统很快查询到了一些信息:【宿主,地有便宜的,房子那更是比京市便宜多了,您要买哪种?】

  书中的今年,第十届运动会开幕式在津市举行,六百年历史的估衣街重新整修工程竣工,麦德龙红桥商场开业……迎来了新世纪的第一个爆发,市GDP比上年增百分之十二点五,增速连续第二年位于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首位。可谓是朝气蓬勃,津市誓言要赶超沪市。

  明年也就是2003年,是津市房价的分水岭。在那场疫情之前,商品房均价保持在2000元左右,谁家住着4000元一平的房,那就是土豪了。而之后,津市的房价如离弦之箭,一路飙升。每平方米均价至少上涨1000元。

  林若妍盘算了一下就有点动心,要不然还是不买地了,买地还要弄个项目公司,一堆人忙活。她这不就是赶着花三千万么?当是个人投资,买些成品的房子,看房价涨了就脱手卖了。

  她不会去津市定居,就不会舍不得卖,纯粹是当作投资工具了。股市在这本书里没人提,她不敢随便买股票,那就把房子当股票买,低买高卖。

  双更第二更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