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7章 157怎样的判断_开局败光八个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用地大一倍而已。”

  “如果让我来策划,我觉得应该做一个包括普通住宅、写字楼、高端一点的公寓和商业的一个片区。”秦爽说,“我来之前和到了之后调研已经发现,当地人的生活尺度比京市小,他们更习惯在一个很小的街区内完成上班和生活。一般人的生活轨迹就是每天早上吃饭,走路或者骑自行车上下班,通勤不能超过十五分钟,家附近买点东西回家做饭。周末也在家附近消费。不过他们不满足于街边小店,他们很向往一下大城市的综合的高档的有电影院那种大商场。”

  秦爽说的就是城市综合体啊,而且敏锐的发现了这个城市人们的生活半径小这个关键点。

  如果在京市,每天公交通勤一两个小时上下班的人大有人在,因为工资支撑他们咬牙坚持这样长的时间,住在便宜的地方甚至城市边缘,到CBD去上班。但是在宜城这样的百万人口城市,大家更习惯于生活便利的老城区,做什么事情走路十五分钟就能到,或者骑车、公交车十分钟几站地都还是能行的。如果让他们住在老城区去新区上班就会觉得远,同理住在新区让他们每天回到老城区上班也可能有抗性。

  另外厂城一体的老城区这里有很多大工厂,厂区内什么都有,自己的食堂、礼堂、小卖铺甚至学校和宿舍,老一辈人的一生都在厂子里都不用出工厂的门。这样的生活习惯陪伴了他们将近一辈子,再让他们更改就不太容易了。

  所以这样的城市很适合做城市综合体的实验项目。

  秦爽虽然没有提起“城市综合体”这个概念,不过她描述的那些以及激发她做这种判断的理由都是对路子的。林若妍高兴道:“你说的对,我也正是这样想的。把老城区的老厂子更新为一个城市综合体,包含你说的那些物业类型,剥离掉工业这个门类,但是可以保留旧的坚固的厂房变成商业、博物馆,成为工业遗产展示场所。

  我要让这个项目成为当地旧改的经典标杆,告诉政府腾笼换鸟之后该怎么利益最大化,留住人气,提升区域经济。”

  秦爽此时已经不满足于表面上那些说辞了,她问:“林总,留住人气能理解,盖住宅做商业就行了。老城区不缺商业氛围。但是提升区域经济靠什么?商业还是那些内容,顶多加入一个大商场而已。”

  “别忘了我们还有写字楼,还有工业遗产这套噱头呢。我说了腾笼换鸟,要放进新的产业来。”林若妍问,“都二十一世纪了,新兴的产业是什么?”

  “互联网?”公司本身是地产公司,但是秦爽知道自家很赚钱的部门还有信息部,那个部门办公面积不大,人员也很精干,但产值非常高,“您的意思是在这里引入互联网产业?还是依赖旅游业?”

  感觉工业遗产有点新颖,不过似乎并不能吸引多少人气的样子。

  “我还要具体看看那块地,那些旧厂房的情况。如果状态好,可以用旧厂房改造出一座工业遗产风的精品酒店。”说到这里,林若妍忽然想起来Y国她买的那个厂子,也有这个机会,于是跳转问道,“那个啥,Y国那边的手续都办妥了吧?那里的旧工厂早晚要关停的,未来也可以考虑工业遗产改为精品酒店的思路。”

  三更第二更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