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4章 174关于滑雪小镇_开局败光八个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初次滑雪,为求真实坚持不用替身,提前去苦练了两个月,摔得浑身是伤也不叫苦。

  原书女主李一琪关怀男友,几次去现场探班,每次都是不辞辛苦连夜坐绿皮卧铺,夜里走,凌晨到,再奔波到雪场。

  这段剧情虽然发生在冬天,男女主的感情却火速升温,堪比盛夏。等戏拍完了,每年冬天李一琪和魏煦也都会来雪场,一起重温当年的浪漫。

  按照系统的说法,那个雪场现在还没有建呢,难不成要等着王民去开发?

  现在李一琪人在Y国,短期内不会回来,魏煦倒是可能这一两年会有很多戏要拍,雪场剧情要和谁发生,还是根本不会发生了?

  林若妍和王民说完了滑雪小镇,自己也没太上心,毕竟她不懂雪场设计,手头还有那么多项目都可以花钱。

  没想到一周后,王民特意来了京市林若妍的公司拜访。

  王民还带来了一位名叫李力的人,说他已经在冀省的崇L县选好了山,打算开一个大雪场。

  以京市为圆心,300公里的范围内,崇L县的确是最适合做雪场的地方。

  这里有12座两千米以上海拔的山峰,蒙省那边高原的冷风和海洋吹来的暖湿气流在这里碰撞,每年十月开始就很容易降下大雪,山顶常年积雪不散。

  多山、寒冷是交通不便、经济匮乏的原因。当地仅有的粮食作物是莜面,亩产经济效益200元左右,很多家庭靠着五六亩薄田过活,生活十分贫困。

  王民说他和李力去崇L县城看了,都21世纪了,这个县城内居然就只有一条大街,一到晚上黑灯瞎火的连红绿灯都没有。沿街倾倒的垃圾和废水,组成了民房和街道中间的一个个隔离墩,保护了家饲的生猪在街上散步,都不忌惮途经的车辆。

  李力说:“山是真的好,我请国外专业的雪场设计师来看过,他们很高兴,觉得这些山能做非常丰富的雪道,从初级到高级都可以满足,或许这里将成为国内最大的雪场。

  可惜县城内只有一家招待所,就算雪场要慢慢建设,配套设施也必须一开始就要有。现在那个招待所是真的不行。”

  李力就是当初和王民谈论开雪场的大佬,人家正经生意是食品行业的,偏偏爱上了滑雪,就打算投资自己做。不过一算成本,造雪场的钱都不够,更别说造酒店和其他配套了。

  另外当地的道路交通也不太行,想吸引京市的人过去滑雪消费,交通也是一个问题。

  王民那天听林若妍提了滑雪小镇这件事,一直很上心打听,找到了李力说了说什么滑雪小镇的概念,顿时就吸引了李力。

  他想要拿到那些山头,光是一个滑雪场的概念实在无法打动县里,更别说能找地级市那边的门路撑腰了。

  县里的人觉得还不如造工厂,守着山弄点农产品开发,这好歹几个月能完工,立刻就可以解决村镇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滑雪那种高端的玩意,他们见都没见过。

  李力就觉得好气又好笑,这帮人不知道自己守着的是金山啊,只顾眼前短期效益,不看看雪场建成之后能带来的几十年的长远收益。

  如果再叠加什么滑雪小镇的概念,提到了产业,说不定省里都能将道路规划也加上呢。要想富先修路,克服困难发展贫困地区的经济,无论盖工厂还是雪场,把路修好了都是正事。无非是,你的项目是否足够耀眼,能让路先紧着你这边修。

  现实世界,滑雪小镇及配套产业的概念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情了,那时候全国都有好几个类似的项目已经开业。崇L县的这些雪场还和冬奥都联系在一起了,相当知名。林若妍随便描述两句,就给这两人把未来的格局打开了。

  这两位越听越是高兴,诚心邀请林若妍能加盟这个项目,林若妍没有立刻答应,她要让成本和财务盘账,未来每月一个亿别因为多了新项目花超太多了。她可是想在书中世界活的更久一些的。

  周末三更第一更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