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58章 258卖矿还是造城_开局败光八个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败家系统回答:【是有钱的问题在,宿主真厉害,一下子就发现了。当初贾马拉尼主持了军火交易,用的分期付款,从拉蒙德家族开的银行拿到的短期低息贷款,购买的还是该家族控制的军火商出品的东西。这件事情贾马拉尼的上级也都知道,他只是出面签合同的人而已。】

  这相当于拉蒙德左手借钱出去,右手又用军火赚回来,还弄了不少利息,低息也还是有利息的。林若妍不得不感慨老牌欧洲大家族的实力,他们大多数都涉足金融业,从更高层面把控资金,用钱生钱。

  她分析道:“如果我是拉蒙德,或许会用这笔贷款做文章。短期低息变成了长期低息,每年还款压力降低,或者用铜矿的出产来还,这能被当地人接受,当然所有交易要公平的情况下。”

  败家系统迎合道:【宿主英明啊,倘若拉蒙德提出的方案能够给当地带来切实利益,拿到铜矿的经营权也不是为了直接抢掠资源,涸泽而渔,那的确很有竞争力。不过他们的投标方案里,对于引入新产业链这件事并没有短期解决办法,他们也提了造城,估计要五到十年的周期。】

  “哦,那比我们的计划慢了许多。”林若妍觉得这个时间上的对比是能比一比拼一拼的。

  如果欧洲的矿企在开采冶炼技术上有优势,那他们的劣势其实也很明显,就是工程建设速度慢。所以拉蒙德当面和她说起了分包一些基建工程给亚洲国家,只要不是找天竺人做,其他的亚洲国家大约还是靠谱的。

  但是如果对方压根不是真心实意引入产业链,一开始就是先奔着只开采资源,把冶炼等高技术产业还是放在了其他地方,不让当地人拓展这样的工业门类,那么也有借口拖延整体建设速度。所以他们的厂区、城镇等等建设速度会很慢,或者说很“合理”,先期一两年充分考察调研,一两年精心设计,认真施工十年八年之后大概建成了一个小规模市镇。

  但是那时候铜矿还剩多少开采量?那个时候很可能现在当权的一派都未必坐得稳,按照当地总统任期,都换了两届总统了,谁还能顾得上这里的新城?这事情放到更宏观的角度看就不靠谱了。

  不过人家欧洲建设速度就是这样的,包括北美那边,没有一两年就能平地造一座城的先例。他们铺路都很慢,号称慢工出细活。人家也有科学依据,还各种抹黑国内的基建工程,说是干得太快不科学,豆腐渣容易坏。

  可惜他们并不知道我们的快,并不是突破了物理材料的极限,而是在人员组织和工人素质上有了大幅提升。工人们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维持着强悍的施工速度。有速度,才能短期内出成绩。这样的优势一旦达成,现实中有清晰可见的例子在,当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