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7章 077一起开公司_开局败光八个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7章077一起开公司

  李一琪的导师研究过近视的成因,早年间也提过一个治疗的概念方法:通过光作用,改善眼底血液微循环,促进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分泌多巴胺,有效抑制眼轴增长;光照射眼底,作用于视网膜后面的脉络膜,使变薄的脉络膜恢复到正常的厚度,为巩膜提供充足的氧,改善了眼底的血液循环,这就能使近视度数不再增加。

  原理就是那么短短的几行,问题是,任何无中生有的设备都需要大量经费投入,长时间的实验和研发。国人的近视发病率常年居高不下,这样的设备一旦研发成功,大量投产,将造福千万青少年。同样的,国人近视多,在国内研发适合国人的设备,也不缺案例,更容易招募实验者。

  李一琪如果是自己独立创业,会从医美器械开始,但那种技术含量低的设备很容易就被模仿,只能是赚一波快钱。如果林若妍是真心想合作,愿意投钱,那么她就无需先期那种铺垫积累资金的阶段,直接研发自己想做的设备,那会大大节约时间。

  越早把设备研发出来,就能拯救更多的近视病患,她为什么不接受呢?

  李一琪说:“近视治疗仪器我的确有一些思路,不过先期研发投入巨大,如果只依靠我自己的力量,的确很难,或许我会选医美器械先赚钱。但是……”

  “但是,现在有我了。先期研发投入的经费需要多少?时间预估是多久呢?”

  “快的话也要四五年,每年投入几百万,这个我要再根据技术情况评估一下。”李一琪顿了一下,“其实,还有一个更快捷的思路,收购一家有相关基础技术储备的医疗器械公司,把技术买断引入国内,开办专项实验室和工厂。这样一开始我们就能投产一些简单的设备,有一定盈利,反哺新的设备研发。”

  林若妍在这方面的敏锐度比不了一直琢磨这件事的李一琪。按照原书剧情李一琪是完全没有资金收购别人的公司,从几个人的小作坊做起起步极为艰难,险些就要放弃了。现在林若妍主动提投资,那为什么不直接收购呢?

  林若妍也觉得这个主意好极了,忙问道:“那你有没有目标的公司呢?我这次都来国外了,顺便考察一下。”

  李一琪微笑道:“的确有一家想要出售的本地企业,就在这个城市,与我的导师还有点关系呢。你若真的想去看,我现在就可以问导师联系。”

  林若妍记得原书的情节,是描写女主自己创业之后,想要引进技术,找了Y国的几家企业,其中接触过一家即将停产的。那家是诚心想出售业务,主要是企业主继承人去搞影视了,没有心思继续做医疗器械。这个小工厂的人员本来就不多,都到了退休年纪,所以大家一商量还是打包卖厂子拿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