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未雨绸缪_执宰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指李云天像以前的宰相一样掌控了朝局,而是指的李云天的爵位,李云天是满朝文武官员中唯一的一位王爷,地位尊贵,无人出其右者。

  虽然大朝时皇族的人也会列席,不过那些人都没有官职,不是大明的官员,所以这百官之首自然就归了李云天。

  “希望不要出什么纰漏。”来到太和殿,李云天在殿前立定身形后深深吁出一口气,心中暗自道。

  他先前已经得到了消息,文官集团要借着这次奉天殿雷击事件向内廷发难,而内廷在某种意义上来代表着皇权,万一激怒了内廷那么到时候倒霉的还是文官集团。

  “皇上驾到。”不久后,一个尖着嗓子的声音传大殿前的侧门传来,正统帝在众宫女、宦官和侍卫的簇拥下走了进来。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见此情形,大殿上的文武重臣纷纷跪了下去,齐声高呼道。

  “诸位爱卿平身。”在龙椅上落座后,正统帝双手虚空向上一托,沉声向跪在殿前的众臣道。

  虽然正统帝现在只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但八年前他就开始上朝,现在自然对上朝的流程一清二楚。

  “谢万岁!”众臣闻言齐声谢恩,然后呼啦啦地站了起来。

  “皇上有旨,有本启奏,无本退朝。”立在正统帝侧前方的宋大山先向正统帝一躬身,随后转向殿内的文物重臣,尖着嗓子高声道。

  王振立在宋大山的身侧,躬身而站,从代正统帝宣旨一事上可以看出,宋大山比他更得正统帝的宠信,只不过宋大山低调惯了,这才使得王振从内廷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司礼监的主事者。

  “吏部有本启奏。”宋大山的话音落后,一名文官闪出了队列,来到殿前躬着身子,高声向正统帝禀告道,“晋豫巡抚于谦任职地方十余年,安抚百姓,治理地方,殚精竭虑,今礼部左侍郎空缺,吏部以为于谦应补其缺。”

  按照定制,京城各大部院衙门依次向正统帝禀报本衙门的事务,吏部身为各大部院衙门之首自然率先禀报。

  “于谦?”李云天闻言微微怔了一下,随后嘴角流露出了一丝笑意,看来杨士奇临走前下了一招妙棋,把于谦调回了京城。

  自从宣德五年于谦被宣德帝派去巡抚山西、河南,转眼间已经十余年,于谦平反两地冤狱,鼓励农耕,善待百姓,在百姓们有着颇高的威望,是大明风头正劲的地方官之一,故而这次理应得到提拔。

  毫无疑问,杨士奇的门人中除了李云天外,排名第二的就是于谦,于谦正直公正,为官清廉,再加上治理地方的才干卓越,是杨士奇门人中的佼佼者。

  很显然,杨士奇想要让于谦在礼部历练几年后进入内阁,以此来充实内阁的实力。

  由于杨士奇、杨荣和杨溥自从宣德年开始就主掌内阁,这样一来就压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