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报信_执宰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与金英和王瑾等人相处融洽,王瑾等人前去南京的时候他还特意派人前去送行。

  “王爷日理万机,不知此次前来寒寺有何贵干?”下人奉上香茗后,金英与李云天寒暄了一会儿,然后语峰一转不动声色地问道,想要知道李云天的来意。

  “金副总管,本王此次前来有事跟副总管商议。”李云天闻言笑了笑,放下手里的茶杯后向金英道,“刘球事件后司礼监的权势日益增加,朝中因此引发的纠葛接连不断,本王有些担心长此以往的话司礼监会一支独大,对大明可不是一件好事。”

  “王爷所言杂家也有所顾虑,先帝当年之所以给司礼监委以重任,是希望司礼监能与外庭相得益彰,共保大明繁荣昌盛。”

  金英是个聪明人,自然知道李云天指的是王振和鲁荣的崛起,于是沉吟了一下后神情严肃地道,“司礼监如今日益坐大,根子其实在那些外臣身上,如果他们不对皇上步步进逼的话司礼监又如何能有今日之事?”

  “王爷放心,杂家虽然现在成为了一个闲人,但司礼监里的事情还是一清二楚,必要时不会袖手旁观。”着,金英郑重其事地向李云天做出了承诺。

  要知道这些年来金英可没少在正统帝和孙太后那里下工夫,这么多年的内务总管也不是白当的,在内廷里有着深厚的底蕴。

  历史上,金英虽然在王振擅权后行事比较低调,但依然受到了正统帝的信任和器重,即便是土木堡之变后的景泰帝也对其信赖有加,由此可见金英的厉害,其城府和谋略比王振更胜一筹。

  例如,正统十四年夏,因天旱大理寺卿俞士悦等认为这可能是有冤狱所致,于是奏请会审刑部、都察院牢狱中的囚犯,以消除天变。

  正统帝准了俞士悦所奏,命金英同大理寺、刑部、都察院堂官进行会审。

  金英得以代表皇帝干预司法刑狱事务,会审时“出则斋敕张黄盖骑导”,在大理寺专门筑来会审的坛上“张黄盖中坐”,尚书及其以下官员只能在左右列坐。

  由此可见金英权势之煊赫,与王振相比不遑多让,随行事低调但深受正统帝的信赖。

  另外,金英与张辅关系密切,这一可不是王振所能比拟的,关键时刻能得到以张辅为首的勋贵集团的支持。

  金英是安南人,当年张辅征安南凯旋回京时带来了一批净身后的安南孩童,其中就有金英,这就使得两人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金副总管,本王此次前来还有另外一件事情。”见金英表明了对司礼监的态度后,李云天微微笑了笑,从衣袖中抽出了一份公文放在桌上推到了金英的面前,“请金副总管看看这个。”

  金英见状不由得感到有些奇怪,狐疑地接过公文后打开翻阅,随即脸色就是一变。

  这份公文是刑科给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