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科道之争_执宰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送内阁备案,执行机关在指定时限内奉旨处理政务,由六科核查后五日一注销。

  六科给事中与都察院十三道监察御史都是朝廷重要的言官,合称科道,可谓天子身边的近臣,大明未来的封疆大吏以及京城各部院衙门堂官的候选人。

  由于六科和都察院都有督察百官的职责,故而双方有时候会产生利益上的冲突,一旦出事了自然也免不了相互推诿。

  在言官三大阵营中,都察院御史的人数最多,六科给事中的人数次之,翰林院的翰林人数最少。

  虽然翰林的人数最少,但在言官中的地位却是最高的,是士大夫阶层最级人士的存在。

  像李云天这样担任监察御史的同时又兼任翰林院翰林的人在大明历史上可谓绝无仅有,是由当时复杂的历史情形造成的。

  面对御史们的进攻,刑科的给事中们无法保持镇定了,虽然御史们弹劾的是林聪,但所针对的却是刑科。

  故而,刑科的给事中们对此进行反驳,认为刑部之所以会出现冤案是都察院巡按御史办事不力造成的,刑科人手有限岂能面面俱到。

  这一下,都察院的御史们不干了,认为刑科这是在推脱职责,既然食君之禄就要担君之忧。

  原本,六科与都察院之间就会因为朝廷的事务因为意见相左而产生摩擦,见刑科的人受到了御史们的围攻,剩下五科的给事中自然要出面相助,毕竟六科同气连枝,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因此,六科的给事中们与都察院的御史在大殿上引经据典进行了辩论,指责对方应该对刑部的冤狱负责。

  面对六科与都察院之间的这场冲突,刑部的官员最为郁闷,无缘无故地就受到了牵连成为了六科与都察院打击对方的武器。

  由于刑部得罪不起六科给事中和都察院的御史,否则以后肯定会有鞋穿,故而刑部的官员也就在大殿上装聋作哑,对眼前的这一幕视而不见。

  正统帝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是没想到六科和都察院之间竟然掀起了如此大的冲突,竟然在太和殿上吵得不可开交,令他是头昏脑胀,随后终止了这次朝会,让六科和都察院的主官对各自的属下进行约束。

  六科与都察院这么一闹起来,最开心的莫过于内廷的宦官了,在文官集团中宦官们最忌惮的就是言官,由于言官是皇帝身边的近臣有着督察和谏言的权力,而且有些家伙不识时务,又臭又硬,故而一旦被其纠缠上会很麻烦。

  如今,六科与都察院因为林聪的上疏而缠斗在了一起,这样就顾不上内廷的宦官了。

  除了宦官外,勋贵们也在看着眼前的这出好戏,谁能想到文官集团内部忽然之间就斗了起来,而且还是六科与都察院两大要害部门,实在是出乎了外界的意料。

  其实对于文官集团来,六科与都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