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三十章 整军备战(三更)_执宰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州后的见闻,以及汉王对手下军士四处劫掠的解释。

  在给汉王的那封书信中,宣德帝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从私人亲情到世间大义上劝说汉王止戈息武,只要交出蛊惑离间两人叔侄情谊的那些居心叵测之徒,他依然事汉王为至亲皇叔,继续礼敬有加。

  宣德帝当然知道汉王不会放弃叛乱,但表面上的文章和礼仪他必须要做足,以彰显自己的宽容和忍让,将挑起战火的责任推给汉王,使汉王彻底背上乱臣贼子的骂名。

  原本,宣德帝以为侯泰会将汉王积极备战、意图谋反的事情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向其禀告,这样他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发兵讨伐。

  可接下来的一幕出乎了宣德帝的意料,侯泰竟然只是简略地交待了一下他的行程,至于汉王是否招兵买马以及见面时的言行举止则是一问三不知,一看就没有如何回答。

  这使得宣德帝万分震怒,他无论如何都没想到侯泰竟然会当众替汉王的反叛罪行进行掩盖,又不好在众位大臣面前斥责侯泰,因此面无表情地传召随侯泰前去乐安州的锦衣卫副千户李满山来问话。

  立在御史队列中的李云天见状眉头微微皱着,从侯泰反常的反应中他敏锐地意识到,侯泰是在对宣德帝和汉王之间的帝位之争持观望态度,故而不敢得罪汉王,隐瞒了汉王造反的真相。

  很显然,朝中绝大多数大臣像侯泰一样,都在静观其变,等待着宣德帝和汉王之争事态的发展,然后再决定究竟支持两方中的哪一方。[32715671执宰大明执宰大明]327执宰大明330

  在李云天看来,这绝对是一个危险的信号,那些态度**、犹豫不决的大臣犹如一枚枚定时炸弹,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爆炸,届时将给予宣德帝沉重一击。

  毕竟,当年靖难之役的往事尚历历在目。

  经历了永乐帝的铁血手段后,朝堂上的大臣们已经是心有余悸,想像方孝孺、齐泰、黄子澄等人那样丢了身家性命的大臣已经寥寥无几。

  换句话来说,对于宣德帝和汉王之间的这场大战,朝廷里的绝大多数官员都对结局持观望姿态。

  虽说宣德帝在兵力上占据了优势,可是别忘了,当年永乐帝就是以少胜多,最终靖难成功,一承大统。

  况且,无论宣德帝还是汉王执掌江山,都还是朱家的天下,都是洪武大帝的子孙,至于说正统与否,有了永乐帝这个先例,有谁又敢说汉王在击败宣德帝后不是大明的真命天子?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不久后,锦衣卫北镇抚司副千户李满山大步走进了殿内,先是向宣德帝下跪行礼,随后躬身立在殿前。

  由于是第一次进入太和殿,李满山不由得显得有些紧张,此次他跟随侯泰去乐安,名为护送实际上是前去窥探汉王的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