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九十九章 非其不可(第三更)_执宰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由于交趾之事事关重大,故而不少文武百官都想在上朝前打探一下内阁阁老、六部堂官、军阁阁员和各都督府都督在交趾一事上所持的态度,免得届时在朝会上站错了队,招人嫉恨。

  能出现在太和殿的官员无不在官场上摸爬滚打了多年,自然清楚明哲保身的道理,除了那些在交趾一事上态度鲜明的官员外,其他人都是随波逐流的主儿,不会在此事上得罪朝中的权贵。

  不过,让那些想打探消息的官员感到可惜的是,内阁阁员、六部堂官、军阁阁员和各都督府都督,这些文武重臣一进大明门两侧的东、西长安门就被杨士奇、骞义和张辅喊了去,直到上朝前才从大门紧闭的房间里出来,故而谁也没有机会得知他们在交趾一事上的心思。

  李云天和周征一起上的朝,跟着周征去了军阁阁员们的廊房。

  军阁首辅周征将军阁阁员和各都督府都督都召来了房里,等人数到齐后向在座的人通传了宣德帝昨天晚上做出的平叛交趾的圣旨,并且告之他们李云天已经被皇上钦为此次平叛的统帅。

  值得一提的是,在宣德二年朝廷的第一次大朝上,宣德帝下旨将军阁的阁员由七人升为了九人,增添了三名勋贵进军阁。

  之所以是三名,是因为原军阁辅臣、威国公鲁仲乾因为追随汉王叛乱,已经自杀而亡,故而军阁阁员就空缺了一个出来。

  此次增添的军阁阁员中,最为重要的一个人就是太师、英国公张辅,张辅是勋贵之首,他要是不进军阁实在是不过去,因此宣德帝在查明张辅并没有与汉王勾结后让他进了军阁。

  虽然周征和张辅一样都是国公,不过张辅是太师而他只是少师,于情于理军阁首辅都是张辅,他则成为了辅臣。

  除了张辅外,另外两名阁员都是侯爷,一个是原前军都督府右都督、安平侯牛世豪,另外一个是原京畿都督府左副都督、武德候赵山河。

  原本,最应该进入内阁的是率兵进入山东平叛汉王叛乱的义国公张昊,不过京畿都督府所辖的部队事关京城安危,宣德帝要找一个可靠之人前来统帅,故而张昊依旧是留在京畿都督府大都督的位子上。

  听闻宣德帝竟然要让年纪轻轻的李云天前去平叛,而不是张辅和周征这样功勋赫赫、老成持重的老将,在座的军阁阁员和各都督府都督们顿时一阵骚动,相互间窃窃私语地议论着。

  虽然李云天在平叛汉王之乱的时候表现卓越,但他毕竟过太年轻,资历不足,如何能镇得住军中的那些骄兵悍将?如何能使得朝中的武将们服气?如何又能应对交趾的那个烂摊子?

  李云天早就意料到了这一,不动声色地坐在那里,坦然面对着众人的议论,军中讲的是论资排辈,他的资历尚浅免不了要受到非议。

  “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