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45章 灵光一现(第三更,求订阅)_回到过去做财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45章灵光一现(第三更,求订阅)

  雨季时候,雨水总是下个不停,有时候,雨来得急,去的也急,有时候雨会一直下,倾盆大雨。

  如果不是城市中修建可以抵挡台风级强降雨的下水道,一场雨季的豪雨,估计城市差不多就变成威尼斯了。虽然地面上没有积水,打着雨伞匆匆赶路的人们,少不得还是会湿身。有些没有带雨伞的人,就倒了霉,即便是头顶着公文包匆匆跑到的公交站台下面,身上也难免被淋了透。

  在公交车进站后,人们纷纷坐上公交车,看着车外的大雨,湿身的乘客则显得有些尴尬。

  “对不住,对不住,早上一时走的急,忘记带雨伞了。”

  “这都能忘,雨季嘛,那天不下雨。”

  “可不是嘛。”

  在你一言我一语话声中,那人解释道。

  再折一下!

  三折雨伞?

  打量着手中的两折雨伞,赵海的心里寻思着。

  加班。

  或许其它人听着像是乘客的玩笑,但是赵海听到这句话时,脑海中的灵光一闪。

  想着那台足足有一个冰柜那么大的机器和它播放的大型磁带,李庆隆下意识的想到了先从缩小磁带着手。

  只读过工专的赵海从来都不觉得自己是发明家,他只是制伞公司里最普通的技术员而已。

  奇怪,真的很奇怪,难不成南洋广播台有什么高科技不成?

  随后,李庆隆就和往常一样,从公文包中取出资料,继续工作起来,或许在公司不能加班,但是回到家,一样可以加班的。

  虽然李庆隆是个外行,但作为一名工程师,在下定决心后,他立即扑到了磁听机的研究中,从图书馆找来相应的技术资料——感谢德国的战败,战后德国遭到盟军各种的清算,许多战前德国持有的专利直接进了公有领域,在图书馆里,很容易找到这些专利。

  随着电台技术人员的解释,李庆隆总算明白了,什么是磁带。

  几天后,特意跑了一趟南洋广播电台的李庆隆,终于解开了疑问。

  “两折就是“V”字,三折就是再折一次……”

  于是,八点就成了企业下班的最后时限。

  “磁听机应该再小一点,就像,就像……收音机那么大,先把磁带缩小。”

  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之中,赵海都趴在桌案上研究着如何实现雨伞的三折。

  “三折……似乎也不难啊吗?”

  “磁带,磁带……”

  那人的话音刚落,旁边就有人说道。

  回到公寓后,赵海就趴在桌案上忙活了起来,一边研究着两折雨伞,一边在构思着三折的“三折”。

  “我们采用的是磁带,这个技术是战前德国的发明。”

  “现在是凌晨2点啊!爱乐乐团早就休息了;但好像这又不是录音啊!16寸蜡质胶盘录不出这么出色的声音啊!”

  “能不能改进一下这玩意?”

  “娘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