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33章 神仙妹妹_天神圣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从文明本身的性质来说,华夏文明跟其他地区的文明有着根本不同,基本上是独一无二的。

  商周时期的人创造了绚烂辉煌、举世闻名的青铜器,完全只是为了祭祀自己的祖先,却从不为神供奉。对此,那两位大神也从未恼怒。

  祂们甚至可以放任人们唯我独尊,将祂们降格为人类,而将自己的祖先吹嘘为“神”。

  经过黄帝和蚩尤一役之后,中原人在征服、融合东夷族的过程中为了不断提升自己的主导性,势必要将炎、黄抬高到和神一样高的地位。

  于是后世不断地将神的特点附加到顶多是半神的“人王”身上,祖先崇拜愈演愈烈。

  后世编撰的“黄帝世系”和“五帝”之说,就是一个将半神的人王“神化”,将真神编入人族世系,模糊两者界限的过程——一个历代修史者不懈努力制造出来的结果。

  “天”本来只有一个,但汉代出现了“六天”之说。

  即至高者为天帝,又名“太一”,其下有统治东西南北中的“五方天帝”,即华夏上古五位圣王贤君:太昊伏羲、炎帝、黄帝、少昊、颛顼,而以中央黄帝为尊。

  东方天帝“太昊”原为炎黄之前的东夷远祖,与伏羲混同为一。

  西方天帝“少昊”也是东夷远祖,太昊之后,其部族以玄鸟、凤凰为图腾。

  少昊在传说中是帝俊和娥皇之子,山海经说“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其国“以百鸟为官”。

  他本与黄帝无关,但在黄帝世系中被编为黄帝长子。

  少昊之孙被记为“帝喾”,“帝喾”从文字和特点上就是“帝俊”的变体,各种混淆和嫁接将神“帝俊”变成了黄帝的玄孙,一个叫做“帝喾”的人类……

  帝喾之子记为帝尧、商族之祖“契”、周族之祖“弃”。

  商族属于东夷,被编为帝喾之子也算没错,但与西来带游牧性质的周族并非兄弟关系。

  北方天帝“颛顼”来自黄帝的另一支系——中原一族,他是黄帝之孙,又是舜和禹的爷爷。

  总之,“五帝”中炎、黄、颛顼属于中原一族,太昊、少昊则属于东夷族,华夏民族就是中原龙文化、东夷凤文化、长江流域等地文化相互融合后形成的。

  融就融了,现在华夏一家,还分什么彼此?然而,一些编排还是忍不住让人吐槽:

  上小学时,王朋就被“湘妃竹”的故事感动过——舜帝南巡苍梧而死,崩葬九嶷山。娥皇和女英二妃千里寻夫,知舜已死,抱竹痛哭,竹上生斑,泪尽而死……

  等等,娥皇不是帝俊的老婆吗?

  你把我当孙子可以,但是不能抢我老婆啊!!

  随着帝俊变为帝喾,常羲也变成他的妻子常仪。

  羲和与常仪原为日、月之母,帝俊之妻,后来却成了帝尧手下的天文官,负责占日、占月。

  巫山神女瑶姬本是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