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28章 宫宴_晏三合谢知非谢家的短命鬼长命百岁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露出了一点笑:“以太子的意思是……”

  “儿子,给娘背首有月亮的诗来,咱们也来应应景。”

  他咬了咬后槽牙,强笑道:“先帝以孝治天下,汉王想侍奉陛下于左右,正是守了规矩。”

  谢知非丢给谢总管一个眼神,让他先去忙,自个跟着大哥去了方洲院。

  王贵妃小声嘟囔,“太孙还要陪陛下一宿一宿说话,臣妾这样的妇道人家,也就只有在边上眼热的份。”

  皇帝佯怒道:“朕的太孙难不成就是陪你们妇道人家说话的。”

  王贵妃替皇帝夹了一筷子酸笋,“臣妾就喜欢听太孙说话,不紧不慢的,耐心的很。”

  皇帝一走,余下的人也纷纷离席,片刻后,就剩下了太子夫妇。

  ……

  人一老,胆子就小,说话做事也变得畏畏缩缩。

  紧接着,又是一个老御史,直接逼得他下罪己诏。

  谢道之点头道:“行了,都回去吧。”

  谢知非用脚尖碰碰自家大哥的,“往下看戏就行,哥只要明白一点,谁都做不了那丫头的主。”

  “爹,严如贤是陛下最信任的人,你瞧瞧背地里都做了些什么事儿?”

  “走,陪你小侄儿吃月饼,玩投壶去。”

  “说是受严如贤威逼利诱。”

  “就你明白!”

  秦起从怀里掏出几张纸:“余下的罪状都在这几张纸上。”

  内侍奉了茶,悄无声息地退出去。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

  “好是好,就是悲了些,呀,三弟来了。”

  王贵妃说完,自己先“噗哧”一声笑了,其余的皇子嫔妃也都纷纷笑。

  秦起躬身退出去,一只脚跨过门槛时,远远听见皇帝说了一句:“因为他生是朕的人,死是朕的鬼!”

  谢知非手上捻着一片衣角,缓缓地说道:“这是起因。”

  刚刚饭桌上,小家伙的眼睛已经往谢知非那边瞄过好几回,一脸期盼的样子。

  太子慢慢的笑了,冲太子妃举杯示意:“亏得你啊,生了个好儿子!”

  “陛下英明。”

  “最好把太孙也召回来。”

  谁不知道严如贤是不得不死,你李兴敢把罪名都推到一个死人身上……

  永和帝冷笑一声:“朕身边难道就没有人侍奉了吗?”

  皇帝站起来,沉默不语地走到窗户边,一轮明月挂在天空,冷冷照着这人世间。

  “秦起啊,你可知道朕为什么要把陆时葬在皇陵?”

  “你……”

  皇帝看他一眼,“都交待了些什么?”

  他一点头,两个儿子的心落下来。

  谢而立点头,“父亲走到今天的位置不容易,这个节骨眼上,一动不如一静,只要父亲行的正,陛下就算暂时起疑,日后也会明白过来。”

  走出书房,兄弟俩不约而同的放慢了脚步。

  谢知非把话说得更直白,“爹,你在位上坐着,咱们谢家才安稳。”

  “是,是,是,太孙是要帮陛下做大事的。”

  谢知非懒洋洋起身,又听自家老爹叹了口气道:“老三,以后当差,你要多留个心眼啊!”

  谢府的书房,谈话还在继续。

  皇帝一掌拍在小几上,显然十分满意秦起的提议,“不诛九族,难平民愤。”

  也是。

  秦起上前回话:“陛下,锦衣卫那头传来消息,李兴统统都交待了。”

  永和帝默默望着他,冷冷问道:“孝心不错,但祖宗定下的的规矩还是要守,否则朕的儿子一个个都学他,岂不是乱了套?”

  小淮洲跑过来,先恭恭敬敬的叫了谢而立一声“爹”,然后牵住谢知非的手。

  赵彦洛和皇帝做了小半辈子父子,这种话里的意思怎么会听不出,只觉得心寒齿冷。

  “就召汉王入京吧。”

  一牵,没有牵动;

  再牵,还是没有牵动。

  小家伙忍不住抬头,“三叔,你怎么了?”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