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二十九章_温僖贵妃她不想奋斗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哪身后都跟两条尾巴,怪好笑的。

  不过看斐钰的意思,大约也是乐见其成的。

  知远今年虚岁已有十岁,她父母都身量高挑,她的个子也不矮,容颜和舒窈相似,生来性格却比舒窈更沉稳些,海藿娜将这个聚集父母优点于一身的小姑娘捧在心尖尖上疼,舍不得她吃半点委屈。

  瑞初四十多的人了,温顺安静地坐在敏若身后,任敏若揉她的头发。

  敏若潇洒地一甩钓鱼竿,左右四下无人,她言辞颇为放肆,“回去做什么?见天在安儿那见宗室命妇、初一十五再入宫当吉祥物?不回,就说我今年折腾一年,病了,冬日不能动身。”

  再启程时已是秋日,法喀海藿娜与舒窈带着知远留在粤地,余者仍然回南。

  斐钰家最年长的女孩儿已经成婚并育有儿女了,沉稳大方,跟随斐钰主持慈幼堂事宜,历练得行事妥帖有度——敏若一打眼就知道,这孩子瑞初八成是要拐走了。

  虽不知瑞初究竟都与芽芽说了什么,但抵达粤地时,芽芽的状态肉眼可见地比刚到江南时好了不少。

  因这一行人都不着急,南下的船走得很慢,一路游山玩水,到粤地时已是夏日。

  知道她那点小忌讳,敏若好笑地看了她一眼,顺手揉了一把女儿的头发。

  芽芽的情绪,敏若自然不是亦无所觉的。她观察了芽芽一段时间,也做好了撸袖子下场搞心理疏导的准备。

  在江南的日子惬意、悠闲、安宁,不必时刻防备算计,有好友在侧、晚辈在旁,出门有人间烟火,园中是桃源山水,可以说处处合心,没有一处是不遂意的。

  这几年里,慈幼堂被弃的女婴稍微少了些,虽然只是基本盘本就不错的江南地界,这点成果也足够令敏若满意,并未瑞初她们的努力而骄傲。

  她来到江南后常常往慈幼堂去,瑞初前些年动作不多,但义学蒙学堂却已在江南之地铺开,慈幼堂中的孩子多是通文识字的,又隐隐学了些与当世读书人学的都不同的道理——或许如今他们和局外看客还不太能品出来,但天长日久,总有见效的一日。

  有时,敏若望着他们,便如望着点点星火,心中总有一种满足。

  蓁蓁在江南留了六年,在雍正二年回了京,彼时是真正独她一人回去的。

  改名换姓的谢晶谢婆婆在紧跟在她身边两年后,选择到慈幼堂照顾婴孩,不知是否是换了环境的缘故,这辈子的她死于雍正二年,闭眼时有女儿的陪伴、慈幼堂中稚儿的牵念,带着满怀不舍,又平安安详地走向了死亡。

  谢晶,取了紫禁城的“禁”的近音,辞别谢绝紫禁城的意思。

  蓁蓁取的名字,有些意思。

  她死后坟茔亦在江南,蓁蓁虽然不大信,还是请人为她定了一处风水吉位,碑是慈幼堂为她立的,以孩子们的名义,冠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