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96【本县便帮你一帮】_大宋泼皮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常知县讪笑一声,撩起袖子擦了擦额间冷汗。

  重新坐下,韩桢问道:“常知县,以往朝廷是如何处置造反的民众?”

  见他转移话题,常知县不由暗自松了口气,沉吟道:“匪首招安,安排一个闲散武官的职位。至于那些被裹挟的百姓,也不会为难,要么放归乡间种田,不愿种田的,便会为其在坊间寻一份活计。”

  杀是不可能杀的,否则杀光了,谁去种田?

  韩桢手指轻轻敲击桌面,思索片刻后,他说道:“我欲扩大制盐厂的规模,招收那些造反的百姓为工人。同时放归一批,让其回乡种田,可行否?”

  临淄县土地贫瘠,且山多地少,哪怕开垦出的荒地,不养上个两三年,也没多少收成。

  除了少数水田与良田之外,其他旱田耕种的性价比太低。

  倒不如改农为工,制精盐获得的利润,拿出一部分,从南方购买粮食。

  以一户农民为例,耕种七亩旱田,风调雨顺的情况下,每年大约能收获十石粮食。

  按照如今粟米、大豆和小麦的价格,折算下来也就是十九贯。

  除去种子成本,农具损耗等,创造的财富在十六贯左右。

  而这户农户若是去制盐厂,一个月大约能提纯五百斤粗盐,若是设置流水线作业,还会更多。

  这五百斤粗盐提纯之后,去除各项成本开支,最少也能创造三百贯的利润。

  一年就是三千贯。

  三千贯,都足够在南方买七八百石稻米了!

  否则,光靠这些旱田,他何事才能攒够万人大军的军粮和军械?

  常知县在心中盘算一番后,皱眉道:“可行是可行,但州府官员下乡巡检,该如何应对?”

  韩桢答道:“不外乎一个利字,只要使够了钱,打点好就是了。”

  “可!”

  常知县轻抚胡须,提醒道:“如今青州知州乃是赵霆,此人本性贪婪,且胃口极大。听闻卸任在即,正大肆收刮钱财。只怕没有万贯,填不饱他的肚子。”

  “不怕他胃口大,就怕他不贪!”

  韩桢微微一笑,说道:“既扩大规模,咱们该重新定一定规矩了,先前太复杂也太繁琐。”

  闻言,常知县心下一紧,问道:“你待如何?”

  韩桢好整以暇道:“往后变为商股制,我负责生产,你负责上下打点和进货销售,我七你三。”

  “这……三成是否少了些。”

  涉及到钱的事儿,常知县一点都不迷糊。

  之前虽是二道贩子,可从韩桢手上拿货之后,却能翻倍卖出去。

  如今变为商股制,只拿三成,而且干的事儿还变多了。

  韩桢摇摇头:“不少了,往后扩大规模,变为流水线作业,一个月少说能提纯十万斤,三成分到手也有五六万贯钱。”

  听到一个月能分五六万贯,常知县的手不由抖了抖,面上却叹息道:“三成就三成,便依你罢。”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