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4章 出征(三)_大唐小农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从超额完成了李大帝的任务后,李大帝终于同意徐凡的出战请求。但是却不准徐凡到正面战场去,只是作为行军长史作为负责粮草、伤员、出谋划策等的后勤杂务。

  徐凡也很高兴,按照他本来的想法就是想去见识见识古代的战场到底是什么样的,体会一下那种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宏大的战争场面。如果是让他去上阵杀敌,估计打死他都不一定会去,因为那跟送死没什么区别。前后两世活了还不到三十岁,他可不想将小命就直接丢在战场了。

  后来,李继策带着他去了几趟军营,体验了一下军营的生活,观看了几次所谓的军演,徐凡慢慢的就有了自己的想法。

  唐代的兵制实行府兵制度,最重要的特点是兵农合一。府兵平时为耕种土地的农民,农隙训练,战时从军打仗,连同行军打仗的装备都是自备的,然后由全国各地负责训练的折冲府组织、选拔。当时府兵的社会地位比较高,百姓家里一家出一个府兵,府兵全家可以免除赋役,是真正的“一人当兵,全家光荣”。但是造成的结果是,因为不是常年在一起训练,府兵的默契和相互之间的磨合不够,加上府兵自备的兵器参差不齐而影响战力。到李大帝时期,府兵制因为均田制执行的比较彻底,加上抚恤较为丰厚,府兵的单兵战斗力很强,敢打敢拼,也敢于牺牲,但是相较于后世的募兵制,还是缺少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整体战力。

  徐凡依据唐朝府兵的优点,想出了在府兵制的基础上将部分身强力壮但头脑灵活的府兵改为募兵,组建特种兵的想法,将其归于自己下属的“辅兵”。因为作为行军长史,徐凡需要有自己率领的辅兵,主要是运粮队、救护兵等。他初步的想法是下设特种侦察营、特种狙击营、陌刀营、长槊营、亲卫营以及防护营、医疗队、军纪执法队、特种兵备研究院等。并将后世能接触的特种兵的训练方法经过修改制订了训练大纲,其中突出强调了纪律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并且附带体能训练方法、战斗技能训练方法、机动技能训练方法,渗透技能训练方法以及侦查谍报技能训练方法,最后更是附带了几十种特种兵备的图纸以及医疗救护的想法。

  但是他自己没有任何的带兵经验,于是就跟这几个国公家的“太子党”商量了一下。结果引起了几个“太子党”特别是有够带兵经验的李继策、李业嗣等人的阵阵赞叹,纷纷愿意加入其中,也就有了之前在酒楼庆祝时筹备的一幕。

  但是几个国公虽然也为徐凡的训练大纲中的新奇想法连连赞叹,但是涉及兵制,几个国公都是既不赞同也不反对,最后要看李大帝的看法。

  没办法,徐凡只得做了几件特种兵备觐见李大帝,向其展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