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01章 1102【王图霸业】_庶子无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国库还是军中都需要时间恢复元气,百姓亦要休养生息。朕并不着急,一切都要徐徐图之。”

  说到这儿,他微微一顿,眼神变得坚定又锐利:“但是,这不意味着朕会犹豫不决,朕要通过嘉赏卫国公让大梁臣民知道,只要像他这样忠心为国矢志不移,朕便决不会亏待他!将来,大梁的疆域还会扩大,朕需要更多的人才治理国家,无论文臣武将都有一席之地!”

  这番话依旧不够含蓄,但是承天殿内的气氛陡然一变。

  这样一来谷梁便无法再劝谏,因为刘贤说得非常清楚,他不仅是在犒赏裴越的功劳,也是希望天下人都能明白朝廷的决心。

  所谓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实现个人理想与加官进爵光耀门楣历来都不冲突。

  有裴越这样年少显贵的例子存在,世人自然会更加积极地为大梁朝廷贡献力量。

  谷梁暗叹一声,他若是要强行阻止刘贤的决定,岂不是与满朝诸公及天下有识之士作对?君不见殿中很多大臣眼含热切之色,恨不能像裴越那样领军征战席卷八荒。

  刘贤在说服谷梁之后,又感知到下方文武百官的激动情绪,不由得颇感欣慰。

  他看向始终沉默平静的裴越,温言道:“卫国公,可愿为朕分忧?”

  其实在谷梁开口的时候,裴越便已经明白双方的想法,而且他想得还要更深一层。刘贤这样做不仅是要千金买马骨,顺带着将自己架在火堆上,还有可能是冲着谷梁而来。

  他不清楚开平帝在临终前有没有将谷梁在刺驾一事中的角色告诉吴太后和刘贤,如今看来至少透露过一点风声。

  眼下他脸上并无异色,淡然地应道:“陛下厚爱,臣感激不尽,愿为朝廷竭尽心力。”

  刘贤喜道:“大善。”

  除去新任五军都督府大都督之外,朝堂和京营的主要职务皆已有了人选,这场朔望大朝也走向了尾声。

  文武百官喜忧不同,且大多沉浸于刘贤那番话勾勒出来的宏伟蓝图之中,故而没有多少人在意都知侯玉最后宣读的那道圣旨。

  左庶子吴存仁擢为翰林院侍读学士,成为这座被誉为储相之所的清贵衙门二把手。

  翰林学士依旧由东府参政韩公端兼任。

  吴存仁学识渊博文采斐然,起草过很多份极其重要的圣旨,譬如开平帝在遇刺之后委任辅政大臣的圣旨便是出自他的手笔。除此之外,年过三旬的他还是莫蒿礼最重视的关门弟子文道传人,在清流文臣中拥有很大的影响力,被称作年轻一辈中的文坛盟主。

  裴越望着那位不卑不亢领旨谢恩的文臣,心中忽然隐约有种预感,在老一辈文臣逐渐凋零之后,这位吴学士极有可能成为将来东府的掌舵人。

  从他的晋升路线便能看出,对方走的是真正的储相之道,从翰林院修撰到詹事府太子属官,再到如今的翰林院侍读学士,将来即便没有外放为官的经历,也只需要熬过一些岁月,便能升任六部尚书继而进入东府。

  但是……

  自己那一刀如果要砍下去,恐怕这位吴学士首当其冲。

  刘贤并未察觉到裴越的神色变化,这场朔望大朝顺利完成,他心中兴奋与喜悦兼而有之。

  他完成了吴太后交待的所有事情,并且没有出现任何差错,而且从文武百官的反应来看,自己那番鼓动人心的煌煌大论起到了极好的效果。

  仔细思量一番,确定没有遗漏的细节,刘贤便转头望向恭敬肃立的都知侯玉,后者心领神会地面向百官,高声喊道:“退朝!”

  百官恭送新君转入后宫,而后三三两两地离开承天殿。

  其时,阳光明媚,风光正好。

  右执政洛庭不着痕迹地看了一眼谷梁,后者微微颔首。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