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05章 1106【天开青云器】_庶子无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面可以在各州府设立铺面低价售卖,另一方面为养济院提供用度。至于养济院,便是陛下所言为百姓看病诊治的衙门,既然短时间内缺少足够的大夫,臣建议刚开始仅在各州府城设立。”

  他顿了一顿,温言道:“所谓国医监,陛下可以将其视作类似于国子监和太学的所在,只不过这里教出来的皆是具备一定能力的医者。方才陛下说到郎中太少,究其原因便是朝廷不承认他们的地位。宫中这些太医倒是有品级,可对于绝大多数世人来说,行医救人如何比得上读书考科举?再者,医者大多敝帚自珍,讲究父传子子传孙家学渊源,一般不会将医术传授给旁人。”

  刘贤颔首道:“朕明白了。”

  裴越继续说道:“只要朝廷认可国医监的地位,并且给予相对应的官职品级,那么将来就会有越来越多的郎中出现,届时陛下就可以养济院向各处县城推广。”

  刘贤思忖片刻,不禁赞许地道:“好,朕会与东府诸公商议,尽快将其落实。”

  裴越微微一笑,中央集权的帝制并非一无是处,至少在眼下这种时候,皇帝一言决之便可免去拖沓和扯皮,尽可能地提升效率。而且在面圣之前,他便和东府那几位大人物详细沟通过,争取到莫蒿礼等人的支持。

  只待圣旨颁下,东府便会大开绿灯,太医馆将在最短的时间内问世。

  对于整个文官集团乃至于天下的读书人来说,太医馆的存在并不会威胁到他们的地位和利益。因为裴越没有盲目地改动科举的内容,只是另设了一个衙门,与传统的科举取士是两条互不干涉的平行线。

  最重要的是,太医馆的设立是为了救治穷苦百姓,任何一个读书人都不敢明面上反对,他们至少要为自己的清名考虑。

  裴越已经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影响,这第一步定然不能行差踏错。

  从石炭寺到太医馆再到农桑监,前后历时四年有余,裴越走的是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路线。

  等朝中大臣和士绅阶层习惯这种新鲜事物的出现,往后裴越调整国子监和太学乃至于整个教育体系的时候,受到的阻力便会大幅度降低。

  刘贤当然明白这个衙门的作用和意义,不由得感叹道:“你这个提议将来不知能救活多少百姓,堪称经世济民扶危救困之策。”

  裴越摇头道:“臣只是提了一个粗浅的想法,如果没有陛下的首肯和支持,谁都不能办成这件事。”

  刘贤心情大好,微笑道:“咱们便不要相互吹捧了,你且说说农桑监的细节。”

  恰在此时,内侍省少监侯玉返回御书房,手里拿着几样物件。

  裴越便抬手道:“劳烦侯少监将那本册子呈与陛下。”

  刘贤从侯玉手中接过泛着淡淡墨香的册子,凝眸望去只见封面上写着四个字:齐民要术。

  他迫不及待地翻阅,很快便沉浸其中。

  良久过后,刘贤合上书卷,望着裴越感慨万千地道:“农耕乃是朝廷的根本,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先贤苦思如何从地里刨出更多的粮食。朕虽然未曾亲自耕作过,但是也能看出你这本书价值万金。朕以前从不相信这世上有生而知之的人,今日却不得不信。”

  相较于最初写就的版本,如今刘贤拿着的《齐民要术》内容变得更加翔实。

  裴越略过刘贤对自己的夸赞,淡然地说道:“陛下,其实在臣看来,农桑监将来能够发挥的作用比太医馆和石炭寺更加重要。它的设立不仅是要劝农重耕,更关键的是为大梁数以千万计的农户建立一套标准的流程和更加高效的耕种之法,尽可能地发掘土地的潜力,从而产出更多的粮食。”

  他望着刘贤逐渐严肃起来的目光,正色道:“臣希望,以后不会再有大梁百姓活活饿死。”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