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84章 破船上的富矿_富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烂船还有三斤钉”。

  现在看来矿山机械厂确实已经是一条烂船了,自己一挖,结果就来了这么多人,但这条船上载的可不只是三斤钉,而是一座实实在在的富矿,之前杨东升真是小看了他们。

  但是制氧机项目负责人却有点担心,“杨总,这里面有好几个项目是矿山机械厂花费多年时间最近才搞出的成果,如果把他们都挖过来……”

  如果杨东升把这些人都挖过来,矿山机械厂怕是要发疯。他是压缩机厂的子弟,自小就活在矿山机械厂的淫威下。

  “不用担心他们,矿山机械厂不是以前了!”

  以前矿山机械厂级别高,又是瓜州的支柱企业,连瓜州市里都要给他们几分面子,瓜州上下有样学样,自然也都哈着他们。

  可是现在矿山机械厂衰落,十几家配套企业都没了,偏偏他们自己作死,又与市里闹翻。

  以区、县、镇里那些人见风使舵的性子,矿山机械厂早就上了他们的黑名单。

  今后的矿山机械厂除了在技术鉴定这种事上还能搞出一些下作手段,已经对杨东升造不成实质性的伤害。

  制氧机项目负责人无奈,不过他跟杨东升现在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一损俱损,“杨总,听说常院长在市里也是有些关系的!”

  杨东升这才知道常院长是市钢铁厂出去的,在瓜州市里很有人脉,甚至跟瓜州一号人物还有些私交,如果能先说服那位一把手,那么事情就会简单多了。

  杨东升再次请来常院长,常院长对杨东升的态度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他态度和蔼,俨然一个邻家老头。

  “常院长,咱们的高炉为什么不设计的再大一点?”

  一般来说高炉容积越大,每吨生铁的成本越低,经济效益越也就越好。

  沪上钢铁厂八十年代引进日本技术建设的1号高炉,当时容积就达到了4000多立方米。

  现在距离沪上钢铁厂1号高炉投产已经快10年了,他们才设计了一个550立方米高炉,实在小了点。

  “唉!”常院长叹了口气,拿出笔就势给杨东升画了一幅草图。

  杨东升看了一眼,那是一座高炉的草图。

  常院长在草图的上半部画出了一个圈,“料钟就在这里!杨总是熟悉钢铁业的,应该知道高炉从开炉到大修停炉为一代)能连续生产几年到十几年。生产时一旦开始生产就不能轻易停下,因此对设备的可靠性要求非常高。特别是料钟,要承受高温、摩擦,杨总知道550立方米高炉的料钟有多重吗?已经达到近百吨!无论是制造,还是安装、维护都非常麻烦,其实当初设计的时候,我最初是想把高炉定为380立方米!”

  其他配套设备也是差不多的状况,那些轧钢设备无论是自动化水平,还是轧制力、轧制速度、轧制精度,跟沪上钢铁厂从德国进口的那些设备也根本就没法比。

  但是这些相对全国目前的钢铁业来说,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此时国内绝大多数高炉容积都在300立方米以下,烧结普遍采用土烧或箱烧工艺,球团没有竖炉……

  杨东升拿起纸和笔,心里琢磨着这份报告怎么写!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