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15章 凛冬之怒_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台车床一个时辰车几百根都没问题。

  法正看得两眼放光,啧啧称奇:“妙哉,诸葛亮怎会想到此物的?”

  匠人首领也不是很懂,只是揣摩地回答:“此物小老儿已经用了有两个多月了,是大王视察僰道的时候,诸葛小先生在右将军督导下弄出来的。当时也是大王巡查军工,与人说起‘诸葛连弩耗箭过快,弩矢制造不及’。

  右将军看大王关切,就跟诸葛小先生合计了一下,似是发现箭头可以铁水浇铸,一模能造很多,反而是箭杆削得太慢了,不知怎的就鼓捣出这个机器。我等用此物造枪杆箭杆也有一阵了。

  上个月鲁府君报到成都,说褒斜道激战正酣,还有西凉马家将领来降,全赖诸葛弩守营隘,大王不知跟谁商议了一下,就把咱和这些机器派给鲁府君。”

  法正听完来龙去脉,这才心中大定。

  呵呵,贾诩不是想试探一下“大雪封山之后前线武器耗材够不够用”么,那就尽管试试好了。

  以法正的军事素养,他当然看得出这玩意儿是个好东西。右将军和诸葛亮在蜀中,此前似乎已经把纺织、冶金这些跟军工沾边的产业的产能都发展提升过了,皮革制品也因为南中的彻底平定、逐步开发,供应充足。

  原本木质结构的加工不该是军工生产的短板,但因为别的板长长了,倒显得木匠环节短了。现在全面铺开木车床,枪杆箭杆的工时成本起码暴跌数倍。

  往大了说,以后建筑工程里面盖房子,那些横梁柱子什么的,想要削圆修直,木匠工作量也小很多。

  当然了,具体到眼下这个局面,此次的得益,除了李素、诸葛亮的巧思之外,还更应该感谢鲁肃的调度:

  鲁肃虽然没学过现代物流管理课程,但他居然凭借着惊人的内政统筹天赋,无师自通地做出了“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庞大笨重的零件本土化生产。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轻便的东西进口外运”的决策,妥妥是个事实上的供应链管理大师。

  得到了充足的物资供应之后,法正心中就更加安妥了,他全面加速了让郿县降兵南撤的执行。

  也给马超多配了二十部诸葛连弩,和一百车的弩矢,让马超把担心放回肚子里,选了三千骑兵由庞统带着、把武器装备留下,然后南撤回褒中。

  只有马超自己带了两千人守住马冢山,而且营地也进一步收缩,基本上只确保褒斜道口,防止敌军能放火烧栈道即可。

  去芜存菁之后,法正这个冬天在太白山-五丈原一线基地留下的兵力,压缩到了四千人,这样已经足够摆出“为北伐省粮,关卡防御力量最小化优化”的姿态。既确保了安全,又让人不得不相信明年秋收之前,刘备的大军真会从这儿蜂拥而出。

  十月二十四日,秦岭再次下起了大雪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