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725章 蛮夷到了极点_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粮食收成没能运进城,交趾之地粮食也不耐久驻,龙编之前存粮不多。

  而当时我们交州的兵力确实薄弱,荆州兵都抽调北返去灭江东了,本地兵战力不济,士气也不高,不愿死战。围了几个月,城内困顿,被找到机会勾结了本地土人守兵,里应外合。”

  赵云点点头:“我想也是,林邑国正规兵马,全加起来应该也不到三五万人,其余都是战时临时征发募集的蛮民,这点兵力,攻坚手段还差,怎么可能强攻打下龙编。”

  步骘补充提醒道:“赵将军切勿小视林邑人的战力,之前他们协助士燮,乃至远征龙编时,调动的都是百越之民,看似兵力不多。

  但据我近年暗中与南海贸易探明,林邑之所以能向南扩张,还因其羁縻统治了后方诸多蛮夷杂色人等部族。如我前述,其在澜沧水河口的新都,便以肤色如漆的土人聚居为主,各有蛮酋。

  只因区氏范氏掌握先进工具贸易,所以羁縻统治了这些漆色土人,这些土人不会为区氏千里远征,但若是将军杀上门去,他们还是会被征发一起反抗的,据说其族也颇为骁勇。”

  赵云暗暗点头:“还有这种事情?我与林邑人倒也交战过两场,竟然不知。你的打探很重要,继续打探。”

  (注:历史上林邑国建于桓帝年间,至书中时间大约过去了三十多年。林邑刚建国时,确实如部分质疑的书友所说,主要占据日南郡。但根据后来南北朝时期的记载,林邑也确实有扩张到后世占城的位置,只不过没有详细记载具体哪一年扩张到那么远的。

  我书里面就设定因为蝴蝶效应,目前已经扩张到占城地区,即湄公河三角洲。而且按照汉末到晋初的史料,也确实没记载湄公河三角洲有别的文明。

  林邑再往东南亚去,就只有“狼牙修”国了,大致相当于马来半岛中北部和泰国暹罗湾沿海地区,建国于汉安帝、顺帝时期(公元90~120年间),泰国北部和缅甸附近则是外迁的哀牢夷和掸族的部落,没有大型国家。

  再往海中的印尼和马来群岛地区,历史上3世纪末才有酋邦国家,书中只有更低级的原始部落。

  所以后世的越南南部和柬埔寨的湄公河三角洲地带确实没有别的国家,设定为林邑已经扩张至此,我觉得没有问题。)

  ……

  部队在这处相当位于三亚的对贸易站驻扎下来后,赵云很快便有感于条件之恶劣,忍不住感慨吐槽:“早知道部队要在这儿驻扎休整适应气候,就该让子敬提前在这里建立军粮仓库,以备大军调用,也省得开战在即,才开始在此处屯粮。”

  步骘倒也不附和,只是公事公办地解答:“将军所虑,自是理想状态。不过当初鲁使君也不知将军何时南征,大军会不会经过此地,也不好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