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53章 海阔凭鱼跃(第1更求订阅)_大唐发明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秦墨在大唐的体制内是一个很神奇的存在。

  他立的功劳并不小,甚至有一些称得上是旷世奇功。

  但李二有时候不给赏赐,而且心安理得,完全不担心秦墨会有怨念。

  因为他知道秦墨是一个心怀天下之人,没有自己的私念。

  若是一般大臣立下这么多大功,早已经赏无可赏了。

  那会出现什么情况?

  功高震主,被李二所猜忌。

  例如李靖,立下了大功之后的他,如履薄冰,故意犯下错误,把自己的功劳抵消掉,同时闭门谢客。

  而且对于这种功臣的使用也是一个难题,例如李绩,李二在临死前就考虑过要不要把他杀掉,免得下任皇帝镇不住,后来还是把他贬了,让新皇帝施恩。

  封建时“七四三”代基本上都是这个套路。

  但秦墨不一样,这些烦恼他从来没有过,李二也没有过。

  他是哪里有需要,就去哪里,好用的很,有时候还自己倒贴钱进去。

  如此贴心的臣子,纵观历史也没有。

  所以李二很满意。

  五姓七望问斩之后,李二命人将他们收尸后掩埋。

  这天气太热,如果不处理,可能会有瘟疫,而且还留下了仁慈之名。

  这次五姓七望全族被诛,李二可谓是发了大财了。

  五姓七望累世积累的土地就是一个天文数字,这一次全部收归李二所有了。

  还有其他的金钱财物更是数不胜数。

  李二把秦墨叫了去含元殿。

  老阴货,房玄龄,杜如晦,孔颖达等人皆在。

  “不知陛下找我有何事?”秦墨开门见山的问。

  看见房玄龄和杜如晦两人都在,而且接见他的地点是在含元殿,秦墨就知道是正事。

  李二道,“五姓七望被连根拔除之后,留下了很多的空缺,朕叫你过来是想问一下中科院是否有合适之人。”

  上次的科举,录用的士子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朝廷上下皆是发现,好用的很,尤其是中科院出身的士子能力比较突出,精于实务,得到上下的一致好评。

  于是在出现了大量空缺的情况下,李二马上就想到了中科院。

  之前李二忌惮五姓七望,就是因为天下读书人太少,担心没有人给他治理天下,所以既要用,又要防。

  在人工降雨那摊子事情出现之后,李二都没有把五姓七望在地方上的势力一扫而空,不是因为不想,而是因为没有人可以替代他们。

  但是如今五姓七望造反,即使是无人替代,也只能把他们全部清理干净,否则留下来必定是一个隐患。

  五姓七望在地方上的族人并没有押解到长安,而是在当地就地斩杀,否则以五姓七望的底蕴可不止是数千人。

  中科院的存在却是让李二看到替代五姓七望的希望。

  而且中科院的学子经常能够听到朝廷大佬亲身授课,对于政务的了解比外界的士子要深很多。

  儒学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