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32章 一世人,两兄弟_重生1998之混也是种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这人喜欢喝两杯,每个月的工资付完酒钱后,就只能下点面条对付对付了,至于找女朋友结婚什么的,就更别想了。

  当晚,两个人就着5块钱一斤的玉米酒喝的烂醉,而张孟平知道杨铸至少还需要搞定两个地区的合作才能保住饭碗后,当即拍了胸脯,近二十年的老同学了,杨铸过得也不容易,怎么也不会看着他落难。

  于是第二天,这位老同学舔着脸从同事手里借了一辆车,然后就这么直愣愣地带着杨铸顺着地图,从附近的临县开始一个个地进行扫荡。

  虽然说滇南很重乡土情谊,大家算得上是老乡,但你区区一个最基层的扶贫办小科员就这么冒失地带着一位企业代表过来想拿项目,无论如何都说不通。

  因此,在未来的大半个月里,虽然张孟平把死缠烂打的手段发挥到了极致,但最终还是一无所获。

  看着自己的老同学为自己的事情这么拼命,杨铸感动坏了,直接劝他回去,要不然被处分就糟了,自己的事情就听天由命吧,大不了返回泉城重头开始;

  孰料张孟平径直拒绝,按照这位老同学的说法,他这一辈子够失败了,唯一能够慰藉自己的,便只有两件事:第一件就是他还保留着最基本的职业底线,从来没有摸过不该摸的东西;第二件便是从记事起,他从来没有对不起自己的兄弟;而杨铸现在的境况这么困难,要是他撒手不管,那还对得起那近二十年的交情?

  于是接下来的一个半月里,除了每周一必须要回去点卯开会外,张孟平愣是带着杨铸跑了足足三十个县政府;

  或许是老天开了眼,又或许是张孟平死缠烂打的功夫真的很磨人,不管怎么说,到最后,终于有四个县签订了合作协议;

  据说,为了此时,张孟平还被自己的领导开会狠狠地批评了一顿,要不是他的工龄在那放着,外加他本地人+少数民族的因素,难说自己这位老同学就此丢掉铁饭碗。

  至于后来……

  随着杨铸慢慢的扎稳脚跟,外加参投了一些项目,有了足够人脉和资金的他最后顺利地成立了一家新公司,并且越做越大;

  但张孟平在自己最艰难的时刻不计得失出手相助的恩情他却永远记在心中;虽然这位老同学未来性格越来越有些古怪,死活不肯接受杨铸的各种花式资助;但杨铸无论再忙,每隔一两个月总会抽出时间,带上一大堆东西,在那个并不出名的小县城里,与他好好喝上一台。

  毕竟……那将近两个月的风餐露宿,和某人傻子似的哥们义气,算得上杨铸两辈子以来,最珍贵的回忆之一。

  …………

  而此刻的张孟平自然不知道杨铸心里所想,见到杨铸这位向来有“闷葫芦”外号的老同学甫一见面就给自己这么热情的一个拥抱,狐疑之余,忍不住打了个冷战,一脸恶寒地盯着杨铸:“这才几年不见,你这家伙该不会是被掰弯了吧!?”

  杨铸恶狠狠地勾住张孟平的肩膀:“萝卜,听说你考上公务猿了!?你小子成啊,看我今天灌不翻你!”

  张孟平一脸睨视地看着他:“就你那点小酒量?来来来,让老夫见识见识!”

  于是在哄笑声中,杨铸落座,然后发狠似地给自己满上了一杯啤酒……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