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45章 双循环?80年代就有了_重生1998之混也是种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脸茫然的杨铸,温老这才意识到眼前坐着是一个只有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小杨毕竟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因此有些事情可能不是很了解,这样吧,咱们从头说起。”

  “从70年代开始,华夏和漂亮国恢复外交关系后,华夏开始大量引进西方地设备和技术,用以提升自己的工业水平;”

  “我还记得,刚恢复外交关系没多久,我们就搞了个【四三方案】……也就是引进了价值43亿美元,包含化纤、化肥、电力领域在内的26个成套项目和技术,用以改善国内当时偏重型的工业结构;”

  “那时候的华夏没有多少外汇可言,这种大量的设备和技术引进,就造成了当时的对外负债——事实上,这种对外负债在70年代是普遍发生的,毕竟那时候咱们国家需要补课的东西太多;”

  “而70年代后期,咱们国家又提出了82亿美元引进计划,对外负债进一步加倍!”

  “那么,当时就有一个很直接的问题摆在面前——如何才能偿还这43亿+82亿美元的外债?”

  “要知道,你引进的是设备和技术,并不能直接转化为对外出口,事实上,由于当时的生产力比较落后,引进的这些设备和技术所生产出来的商品和生产资料,就连满足国内的工业需求都不够,就更别提出口了!”

  “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把视线放在了从70年代就开始蓬勃发展的【社队工业】上——社队工业的产品,恰恰是那些不能出口的工业品的替代品——社队工业是那时候我们的叫法,其实本质上就是乡镇企业;”

  “因此,从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上半期,华夏的出口创汇产品,有80%以上都是农村的生产大队生产的——那时候咱们国家的出口全部是茶叶、丝绸、陶瓷、特色农产品、草编竹编工艺品、白酒、纺织品、这一类轻工业品;”

  “事实证明,只要能调动起农民的积极性,咱们国家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还是有竞争力的——当时在出口创汇的荣誉刺激下,这些产品在海外的美誉度还是比较高的,也有着当时看来十分可观的经济回报。”

  “随着海外市场的逐步拓展,在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满足的刺激下,华夏广大农村地区便出现了大量的小工业企业——这些工业企业,绝大部分都是为那些以农产品和农业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品的出口业务服务的。”

  “于是乎,当华夏开始农村改革的时候,首先释放的,就是过去社队工业形成的工业生产能力——毕竟当时国家对于外汇的渴望程度你们这些年轻人是无法想象的,为了增加出口创汇,国家甚至实行了双轨制,单独给这些能出口的企业留资金指标、原材料指标甚至外汇指标。”

  “而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