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七章 蜂拥_重生1998之混也是种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华总失望了,王厂长这几天都在忙着给那些蔗农结清欠款呢,估计是真没时间去喝酒了,要不这样,我擅自做个主,今天晚上我做东,请您喝酒叙叙旧,你看怎么样?”赵科长笑眯眯地说道。

  ………………

  的确如同赵科长所言,王厂长现在正在财务室里忙得不可开交。

  “赵老村长,这是欠你们村去年的甘蔗款,一共47962元,清点地清清楚楚,您收好了。”王厂长从财务人员手里接过一个鼓鼓的档案袋,递给了前几日闹的挺凶的那名老人。

  老人家接过档案袋,不放心地打开,然后取出那几方厚厚的钞票,一张张笨拙地数了起来,时不时地还把钞票对着灯光照上一眼,仿佛是在分辨真假。

  王厂长一边看着,不解释,也不催促。

  直到半个小时后,老人家才哼哼唧唧地把所有甘蔗款放回了档案袋,从兜里掏出皱巴巴的白条,递给了王厂长。

  王厂长结果白条确认了一下,然后再递了一份档案袋过去:“赵老村长,去年甘蔗款的事,是我对不住大家,我在这里道个歉。”

  看到王厂长真的向自己鞠躬,赵老村长这段时间心中的不满消散了大半,瞟了瞟眼前的档案袋:“这又是什么?”

  王厂长笑了笑:“这是你们村今年甘蔗的预付款,不多,只有2万块,剩下等榨季结束后一次性全部付清。这也是我们厂的一点诚意,只是希望赵老村长回去帮忙做做村民们的思想工作,可千万不能为了去年的事记恨上我们厂,导致明年直接不种甘蔗了。”

  赵老村长哼了哼:“只要你们不赖账,我自然会去给他们做思想工作,老头子我好歹也是个党员,你当我不知道食糖的重要性啊。”

  说完,接过王厂长手里的档案袋,在一名保安人员的陪同下,走了出去。

  王厂长目送赵老村长离开,轻轻舒了口气,看了看手上的名单,对着一群站在财务室门口围观的人喊道:“下一位,红河XX农用机械厂……”

  ………………

  昏天暗地地忙到了大晚上,王厂长才把手里的事情了了,然后饭也顾不得上吃,找到了杨铸。

  “小杨,多谢你了,要不是你肯把那些订金先借我用,我还真不知如何是好了。”王厂长一脸真诚地向杨铸道谢。

  这几天来,不知道是不是有人在背后怂恿,那些债主每天都拿着白条跑上门来闹事,甚至直接拉起了横幅,上面的字嘛……自然难听的紧。

  对于这些债主,银行系统的还好一点,但是那些蔗农却直接放出了话,如果再不还钱的话,不但要一拥而上砸了糖厂,明年更是绝对别想让他们种上一根甘蔗;就算要种,也绝对不会把它们卖给弥勒糖厂。

  如果真的这么干,弥勒糖厂明年就彻底黄了,偏偏王厂长知道,弥勒这边的群众固然平时很重情义,会因为他这个本地人的身份而给予诸多照顾;但是真要是被激怒了发起狠来,绝对是说道做到。

  于是急的满头大汗的王厂长只能找到杨铸,寻求帮助——除了找他也别无办法,现在的弥勒糖厂就如同过街老鼠,在资产负债率达到93%的情况下,如果没有上头发话,哪个敢借钱给他?

  不过出乎意料的是,杨铸只是拿着计算器噼里啪啦算了一阵子后,便很爽快地答应把先前受到的预付款拿给他去应急,一时间,王厂长差点感动地痛哭流涕,看向杨铸的眼神就像看到一尊救世主。

  事实上杨铸也不是做滥好人,而是先前真正下单的企业并不算多,手里的白砂糖总共也才出了不到6000吨,而且都是“低价”出的货,以杨铸的估算,按照计划走下去,即便是只出手2万吨,王厂长该分到的利润抽成,也绝对会大于现在收到的预付款;于是本着市恩的目的,干脆什么条件也不提地做了回好人。

  趁热打铁地跟王厂长好好套了一番近乎之后,杨铸以让王厂长好好休息的理由打发了走了他。

  然后看了看手机上的日历,

  嗯……

  现在是10月中旬,眼瞅着那些真正的用糖大户开始赶了过来,估计再过个三五天左右,就可以收网了……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