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86章 孤怎能区别对待呢_大汉从吹牛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秦的军功制已经彻底的崩塌。

  可谓成也军功制,败也军功制。

  就好比你们一群小老弟跟着老板创业,说好了创业成功以后,股份,豪车,豪宅,美女的。

  可创业成功以后,说好的待遇都没了,就给你个一百平的三居室。

  虽然不服气,但大家或多或少的也真的得到了一些好处,加上老板还在,没人敢去反对。

  现在老板的儿子上位了,一上来就变着花样的想把老板分给你们的好处拿回去,还想让你们免费来打工。

  这还能忍?

  现在的秦朝,基本上就是这种情况。

  所以,不论是历史上的刘邦,还是现在的王不饿。

  当军队进入关中之后,关中各地百姓纷纷夹道相迎。

  关中百姓与刘邦结缘在于约法三章之后,但是跟王不饿的汉军,却没有这么多的条条框框。

  因为汉军跟历史上的刘邦不一样,刘邦在历史上此刻是背靠楚国,而汉军则是背靠汉国,拥有自己的国家,拥有自己的一套体系。

  关中百姓用自己的热情来迎接汉军,所求无他,只希望汉王能够同意,将汉国的相关政策,也能照搬到关中就行了。

  而最令人讽刺的是,当关中的一些百姓第一次听到汉国的政策的时候,第一反应竟然是不敢相信。

  汉军暂时在郑县驻扎了下来,为期三天。

  第二天,周边数十县的三老纷纷敢来郑县。

  王不饿就在军营中接待了这些前来会面的各地三老。

  三老并不是指三个老人,而是一个人。

  三老其实就是个官名,掌一乡教化,其硬性条件为德高望重,年纪够大。

  有没有文化不重要,重要的是邻里之间闹矛盾,你去劝说的时候,人家要愿意听你的话。

  所以,别看三老都是一些老胳膊老腿,甚至走路都需要人搀扶的老家伙们。

  但是在各乡,这些人说一句话,要比县令还要管用。

  今日王不饿请来的便是各乡三老,人数足足五六十人。

  “列位请坐!”王不饿满脸笑意的看着这些三老,通过一些细节,体现出了自己的细心。

  例如,命人特意打造了凳子,虽然看着简陋,但对于这些上了年纪的三老来说,却是一项很好的人文关怀。

  “王上,万万使不得……”一名老的连直起身子都困难的三老,在后辈的搀扶下稍显吃力的回复着王不饿。

  三老虽然也有一些特殊的待遇,但是在这个时期,三老还远远没有达到几十年后的那种皇帝见了也要相迎的待遇。

  三老的腾飞,源自于独尊儒术之后。

  独尊儒术虽然极大的影响了华夏历史的多元化发展,但是却增加了百姓心中的皇权意识,以及很多思想方面的限制。

  也就是说,儒术大行之后,华夏的百姓更懂规矩了,更好管教了,也比以往更加团结了。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很多事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