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二十二章 大钱靠命_国潮198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一份责任心了。

  他确确实实想尽自己的能力,帮助公司发展壮大。

  这恐怕就是所谓的“归心”二字。

  而非常有意思的是,或许是一顺百顺,或许是宁卫民有贵人保佑,气运爆棚。

  自打他从宋华桂手里拿到钱之后,更多出乎意料的好事就像主动往他身上扑一样,接踵而来。

  其一,由于宁卫民只谈过一次就断了消息。

  公司那几个本来犹豫不决的高管,终于下决心了。

  各自都拿出了一部分钱放贷给宁卫民吃高息。

  这就让宁卫民的资金量又增加了一万左右的额度。

  其实道理说破了很简单,上赶着不是买卖啊。

  宁卫民当初请这几位吃饭,求着他们,他们就感到惶恐,都怕被算计。

  可随后宁卫民不理他们了吧。

  他们的贪心又开始作祟,生怕错过了这样的机会。

  总而言之一个字儿,贱。

  其二,完全出乎意料的,张士慧又给宁卫民送来了五千块。

  说是老天爷发慈悲给了红包,来给他补上的货款。

  敢情就在12月16日,国家上层发布了个影响到民生的重磅消息。

  决定从即日起,降低涤棉布的价格,同时提高烟、酒的价格。

  通知上说,近年来,烤烟和酿酒原料多次提价,烟、酒生产成本提高,收购价提高。

  致使工厂利润下降,国家财政收入减少。

  同时,由于社会购买力增长,全国高中档烟、酒长期供不应求,为此适当提高烟酒销售价格。

  既利于促进生产,供应群众需要,又可以增加财政收入,回笼货币,克服财政经济困难。

  其实谁都清楚,在这个我国经济状况刚刚初步焕发出一些生机的年代。

  在京城居民大部分收入仍主要用以改善和提高日常生活消费的年代。

  大家尚无余钱用于金融积累的年代。

  烟和酒这两样东西,恐怕是每个家庭的男性成员最普遍,也是最难以割舍的享受了。

  那么烟酒提价这么高的幅度,一下子就老百姓刚刚因恢复奖金制度稍稍宽裕的钱包再次紧张起来,就必然引起了人们心理上的不适应。

  所以为这件事,民间不满的意见很大。

  当有关部门作摸底调查时,知识分子就愤愤地当面问了。

  “到底是哪些人向中央提出涨价的?”

  可是呢,天下间没有完全绝对的事儿,再多的人吃亏,也有少数人获益。

  这件事一旦具体落实到宁卫民和张士慧的身上,却是等于从天而降了一笔横财呀。

  千万别忘了,宁卫民可是误打误撞多囤积了三千块钱的高档烟酒啊。

  而这个政策一发布,又恰逢年底这个烟酒需要最旺盛的时节,自然引发了对高档烟酒的抢购热潮。

  所以整个一歪打正着,坐地升值啊。

  别的不提,消息发出仅仅两天。

  茅台酒的出厂价便从过去的六块四调整为八块四元。

  市场官方零售价也一下从八元飙到了十八元!

  翻了不止一倍啊!

  而张士慧这人又确实实在,对朋友真没的说。

  虽然论理儿,这事儿纯粹是他好心有好报。

  即使他自己一人都吞了,宁卫民也不会说什么。

  可他就因为知道宁卫民急需用钱,还就是没法安心拿着。

  于是就见面分一半,又给宁卫民送来了。

  那宁卫民还能说什么啊?

  这不是几千块钱,而是绝对厚重的一份情谊啊。

  他嘴上不说,接受这份心意的时候,心里已经决定了。

  张士慧这朋友,他是得处一辈子的。

  这钱当然也得算是借的。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