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五九章考结_寒门枭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切还得看考试的结果。

  第三场考试是大头,考策问,无论明经科还是进士科都有这种题型,可以说它是士子最后排名的关键。

  策论没有题目试卷,只有题牌,一共只有三道题,其中对策极为重要,也是整场解试科举的核心。

  对策题却让李茂有点愣住了,试析收复青唐以备夏之策。

  科举是一面镜子,从科举题目中也可以看出朝廷官方一些决策的思路。

  居然提出开疆拓土,那说明老师陈文昭的判断准确,童贯竟然把酝酿舆论的主意打到了解试上。

  李茂很清楚那段历史,一年后,童贯率大军西征与西夏作战,貌似还取得了一定的胜利,赢得了不小的威望。

  李茂一边写一边想,足足写了一个时辰,他才写完了这篇洋洋洒洒三千多字的西北用兵之策,对这种议论文,他驾轻就熟。

  李茂最后一场考试势在必得,第一次参加解试就考上的人实在是凤毛麟角。

  看隔壁那几个应天书院士子,哪个不是考了两三次还在蹉跎,这次就当是积累经验,反正咱们后路有了。

  实在考不上就进文昌书院读书,后年再参加解试,相信那时就能考上。

  这也是大部分士子的心思。

  金大坚也是这个想法,“凌云,你考得怎么样?争解元有希望吧?”

  “我考得还算可以,就看主考官的态度了,我们只能尽人事听天命,毕竟考试只是其中一部分,审题阅卷的因素也很大。”

  再次来到书院广场,李茂正在寻找天字号队伍,便听见有人叫他,“凌云,这边。”

  不是金大坚是谁。

  这时大门处开始验身入场了,验身尤其严格,每个士子全身都要搜遍。

  时间一点点过去,所有士子都在耐心地等待考试时刻到来,楼上的梆子声敲响

  就像一次精神上的洗礼,历时数天的科举考试终于结束,除了提前黯然离去的士子。

  其他无论考得好还是考不好的士子,都要痛快放纵自己,这时候不兴撕树裂卷子,所以应天府的各大酒馆青楼近乎爆满。

  一座酒肆的门被推开了,走进几人正是应天书院的士子蔡蕴和他的好友。

  “真是出门没看黄历,晦气。”蔡蕴被李茂一拳砸了个眼冒金星鼻血长流,导致他这次发挥欠佳,恐怕夺取解元无望。

  如果他能考中解元,以应天书院学子的身份,他就能直接升为上舍生,免礼部试,出仕为官指日可待。

  蔡蕴的满腔怨恨都落在李茂身上,一考完试,他便找到了李茂。

  李茂见他杀气腾腾进来也不在意,曾孝序恼怒站起身,“蔡蕴蔡一泉,你想干什么?”

  曾孝序和蔡蕴同在应天书院读书,按理关系应该很亲密。

  只是蔡蕴不知道曾孝序的出身,以为曾孝序是个穷秀才瞧不起曾孝序,两人一向没有交情。

  蔡蕴瞥了一眼冷冷道:“我今天要找东平李茂和你无关,你不要插手,否则别怪我枉顾同学情面。”

  李茂淡淡道:“你要找我做什么?鼻子又痒痒了欠揍吗?”

  蔡蕴恨得眼睛里要喷出来火来,但是气势为之一窒,尤其是看到李茂身后那两个膀大腰圆的壮汉实在唬人,他看着心都抽搐。

  李茂笑了笑,觉得蔡蕴简直无聊透顶,好在此时已经考试完毕,他也没有了顾虑,再胖揍蔡蕴一顿也无不可。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