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八十五章 北军南投_苟出一个盛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晔有意把汉民迁往浮云城。

  不过即使是长安城里的乞丐,也不愿去北地。

  没办法,李晔发布重赏,凡是去浮云城,一人给羊十头,粮食一石,牧场三亩。

  朝廷负责分配房屋。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在长安城日子过不下去的大有人在。

  最先响应皇帝号召的是唐军家眷。

  特别是武贲,简直对皇帝敬若神明,无条件的相信李晔。

  这些人凭军功,在长安早有赏赐的家宅,人混出息了,各种亲戚就都来了,在他们的劝说下,举家迁往浮云城。

  他们一动,城里的百姓就像嗅到腥的猫儿,闻风而动。

  不过浮云城只是初建,李晔的预计人口在六千户,再多就超过神马湖的承受能力,给周围生态带来严重影响,李晔可不想这块风水宝地被毛乌素沙漠席卷。

  神马湖基本处在河套的中心位置,浮云城的建立,牢牢控死了河套养马地。

  东边是李克用控制的振武军节度使,西边是形同废立的天德军,基本对河套地区没有威胁。

  李效奇的三千禁卫军,足以对付草原过来的劫掠者。

  渭北的春耕早就在轰轰烈烈的进行当中,随着鄜坊的拿下,元景成又开辟大量良田,整个渭北的田野间,到处都是忙碌的人群。

  庄户全部投入劳作之中,妇人就在田头做饭,小孩儿给自家大人送水送饭。

  有了农社的耕牛、铁犁,耕作的效率大幅提高。

  元景成还搞出一套激励制度,把庄户分成若干小组,哪一组干的多干的好,晚上就有肉吃,落后的只能喝汤。

  李晔为了春耕大计,特意给元景成分了一千头羊。

  羊肉的鲜美不断刺激庄户们缺少油水的肠胃,一个个下了大力。

  其实就算没有肉吃,他们也愿意劳作,毕竟朝廷在耕作的这些天里,有粮食补助。

  有了激励和竞争,劳动的热情被无限放大。

  在这个动不动饿死人的乱世,粮食不仅仅是粮食,更是一种精神寄托,有了粮食就有了希望。

  要说李晔最亏待的人,其实就是元景成。

  在李晔心中,一直有两块定心石,一块是张承业,另一块就是这个元景成。

  都是默默无闻实心用事之人,若非他二人,李晔的崛起大计绝不会如此顺畅。

  与渭北的忙碌一样,凤翔在张承业的坐镇下,也忙碌起来,凤翔境内适合耕作,也适合放牧。

  凤翔境内一度有李唐的皇家马场,不过到了唐末,人都养不起了,自然也不会大量养马。

  麟德年间,单一个陇右就能提供七十万匹马,开元年间,陇右监牧养羊近六十万口,天宝年间,陇右有牛十万匹。

  陇山是一道天然分界线,之东河道纵横适合耕作,之西水草丰盛,适合放牧。

  可惜吐蕃大军一到,一切灰飞烟灭,陇右不复昔日之盛,关中平原、河套都成了战区,大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