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两百五十九章 清扫河陇_苟出一个盛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是银光闪闪并不准确,甲片带着淡淡的青黑色,表面光可鉴人,很多地方都很粗粝,比如兜鍪、肩甲、腹吞等,算不上精美,跟旁边的唐军盔甲比起来像是丑小鸭,混在天鹅群中。

  不过正是因为粗粝,增添了剽悍和杀伐之气。

  李晔记得历史上西夏的铁鹞子,金国的铁浮屠,都装备了冷锻甲。

  “这是何人所铸?”李晔依稀记得冷锻甲最早出现在青唐城,也就是现在的天唐府。

  亲卫连忙去铁匠铺中问询,带回一个满头白发的精瘦老者,光着膀子,虽然年迈,但身上肌肉线条依旧凌厉。

  见了皇帝和这么多唐军,整个人怯懦起来,“啪”的一声,跪在地上。

  “此甲为你所铸?”李晔指夏鲁奇身上的盔甲道。

  老者先是迷茫,看到夏鲁奇身上的冷锻甲,旋即点头。

  原来是听不懂唐言,李晔令人找来精通吐蕃和唐言的人,一番交谈,李晔才知道冷锻甲的来历。

  老者名叫咄骨,羌人出身,因擅长打铁,成为吐蕃铁奴,专为吐蕃人打制盔甲。

  后来吐蕃势力瓦解,青唐城攻伐不断,煤炭供应不足,打铁的羌人们摸索出一套冷锻之法,没想到打造出来的盔甲比热锻坚固轻便。

  “你们有多少人会打造这种甲?”李晔问道。

  “五十人。”咄骨道。

  中间还隔着翻译。

  李晔点点头,“朕升你为天唐府大匠,每月八石粮,你自行招募人手,打造此甲,招募之人,只要成为熟手,每人每月四石粮!”

  咄骨闻言大喜,八石粮差不多就是六百斤,足够在天唐府过上老爷般的生活。

  唐军军俸也才六斗,以前唐廷穷,这额外的六斗粮食能养活两三口妇孺,现在唐廷打下凤翔、鄜坊、夏绥、兴元、朔方,河陇也在打分之下,六斗军俸就有些捉襟见肘了。

  军中将领好几次都跟李晔旁敲侧击,提高军俸。

  唐廷底子薄,李晔不敢答应,一切就看今年的收成,只要今年过去了,以朔方、陇西、河湟、河西等地的产出,就是吃上肉也没问题。

  为了消除周围将士们的疑惑,李晔让夏鲁奇脱下盔甲,又取来一副将领才能穿戴的山文甲,先以弓箭间隔五十步射之。

  两家都弹开长箭。

  李晔又令以重弩射之。

  山文甲箭入两寸,冷锻甲也是两寸。

  周围士卒眼神火热起来。

  李晔又令士卒当众称量二甲的重量,山文甲华丽威武,重四十九斤,冷锻甲却只有二十八斤!

  同样的防护力,冷锻甲更轻,而且山文甲不是一般士卒能装备的。

  至于普通的制式札甲在冷锻甲面前更没有竞争力。

  长安将作坊的产量一直上不去,原因在于热锻的札甲,要耗费的物资更多。

  而冷锻需要最多的是人力。

  一直困扰李晔马铠的问题也解决了。

  重骑兵就是国力的象征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