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九十五章 唐军撤围_苟出一个盛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唐军虽然攻占了逆梁绝大部分土地,但各地的反叛此起彼伏,特别是中原地区,许、蔡、陈、郑等地,盗贼蜂起,多则三四千,少则五六百,他们并不是活不下去,而是坚决的跟大唐过不去。

  朱梁还是有些死忠的,特别是朱温晚期,实施了一些仁政,得到了百姓的拥护。

  他们宁愿遁入山林中当野人,也不愿受大唐的招抚。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汴梁还在,逆梁未亡。

  李晔留李筠驻守滑州,周云翼守白道口,黄河之南,营垒工事层层叠叠,辅军还在沿河向下修建防御工事。

  在李晔看来,李存勖吞并魏博、义昌、平卢三镇,已经到了极限,收降段凝、朱汉宾等人近十万兵力。

  人是要吃饭穿衣的,李晔下这么大力气,中原还要反叛,更何况凋零的河北,一些与河东有血仇的梁军无法渡河,反而投归了成德王镕,令成德的实力也膨胀起。

  早年间,周德威攻灭刘守光父子,河北不愿投降河东的兵将都涌入成德。

  如刘仁恭裨将张文礼,还被王镕收为养子,取名王德明。

  河东武力虽盛,但也要国力来支撑。

  李存勖现在就是一个浮肿的胖子,看着肥壮,其实已经内虚。

  退回河北,是其不得不向现实妥协。

  河东无力与如今的大唐争锋!

  李存勖只完成了对河朔的军事占领,内部仍是一团乱麻。

  在白道口停留了几日,霍彦威的情报飞过黄河,“北地缺衣少食,魏博兵将皆有怨言,降军亦恨段凝投贼,使其不得归故乡。”

  之后细作又打探到龙骧军都将王赟作乱,领五百锐卒趁夜突入李存勖大帐,被李建及挡住,李存进反应迅速,坑杀了这支最后的梁军精锐,才平息了叛乱。

  李存勖大力笼络李仁罕、董璋、霍彦威等中层将领,勉强维持住了形势。

  董璋、霍彦威都是机谋百变的人物,在晋军中混得风生水起,李存勖脑袋瓜子一热,还赐名霍彦威李绍真,也算挂牌的义子了。

  布置好滑州防线之后,李晔领军回到汴梁城下。

  大战的气息早已笼罩汴梁。

  从春暖起,杨师厚便发动了数次强攻,给汴梁城带来强大的压力。

  守城方的伤亡比攻城方还要多。

  也幸亏是汴梁底子厚,若是一般城池早就崩溃了。

  李晔引大军回来,断了汴梁君臣的最后一丝希望。

  汴州城里不断有归降的文书偷送出来,其中就有赵岩、张汉鼎的。

  历史上李存勖突袭汴梁,对投降文武不分良莠照单全收,后梁的矛盾实际上也转嫁到后唐身上,加上后唐以刀兵立国,存在文官的权力空地,这些投降之人,迅速挤进了新政权,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后唐的快速腐朽。

  如果李存勖是个有政治智慧的人,这些都不是问题,可惜李存勖的政治能力远远低于军事能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