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零六章 人才辈出_苟出一个盛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代有才人出,老李家的基因还是没问题的。

  大战之后,有朔方和丰州送来的酒肉。

  李晔下令大飨将士。

  篝火如长龙一般散落在黄河北岸。

  谷/span天寒地冻,朔风如刀,但沙场上却是一片火热。

  李晔不知有多少年没有重回过现在的场面。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天下事已了,但自己的白发也生了。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挑战、机遇以及危机,而李晔的大时代已经落幕了。

  他的目光不禁向西望去。

  穿透重重夜色,重重山川、草原、沙漠……

  昭明国躺在商路上,作用中亚最富庶之地,只要没有内外威胁,就一定会兴起一个强权。

  历史上的西辽、花剌子模、帖木儿汗国……

  武元登进入河中之后立竿见影。

  背后有大唐支持,皇城司的精英们三下五除二便解决了阿萨辛,将整个地下信徒势力连根拔起。

  手段雷厉风行而又血腥。

  一度刺入拜占庭和大马士革。

  名震西土。

  西人称之为三十六黑衣骑士。

  大食法闻黑衣骑士之名而色变,再也不敢向东渗透,集中精力向南向北。

  直接激发了地中海上空的战云。

  双方本来就是几百年的老冤家。

  拜占庭的教皇和大马士革的哈里发同时发起圣战号召。

  瞬间点燃了西土的宗、教狂热。

  昭明国恢复安定,坐看西土大战。

  喀喇汗人乌古斯人俯首听命。

  作为东西商贸的中转站,很快就国力强盛。

  有钱、安定,自然会吸引内地的唐人。

  大量陇南、汉中唐人涌向河中,这场长达三十年的迁徙被后世称为“闯关西”。

  河中唐人渐渐增多。

  加上越来越多的喀喇汗、突厥、波斯等异族归化融合,唐人逐渐成了昭明国的主流。

  偶有叛乱,李祐亲领蕃汉骑兵泰山压顶,让这位昭明国王的威信逐渐建立起来。

  特别是与黠戛斯的亲密关系,让李祐在草原上具有天然的正统性。

  北面草原奉其为可汗。

  大唐帝国稳步进入天兴十三年。

  辽北再次传来捷报,郭崇韬厚积薄发,与杜晏球、高行珪三面合围,对白山黑水犁庭扫穴。

  灭女真、室韦部落二十七,俘虏两万人,拓地两千里,直抵冰原,将偌大的辽北全部纳入华夏版图。

  顺带连窟说岛也打下了。

  郭崇韬为了炫耀功绩,将俘虏中的五百幼童、一千女人、两千青壮献俘长安。

  像是在特意提醒朝廷该给他赏赐了。

  李晔闻弦歌而知雅意,下诏封郭崇韬为松漠郡王,辖窟说岛以北的土地,世袭罔替。

  封杜晏球为右禁卫大将军,滑国公。

  高行珪为上将军,会宁郡公。

  曾经跟随李晔起兵的,不是封王就是封公,有些人还有一份基业,未来可期,他们对得起大唐,大唐也对得起他们。

  李晔基本兑现了当年“大唐兴亦是尔等兴”的承诺。

  只要不作死,混个善终是肯定的。

  有精力的,可以继续在外面折腾。

  不想折腾的,风风光光回长安养老,荣华富贵是少不了的。

  子孙若是成器,打下一座小江山也不是不可能。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