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954 不负祖宗,不负苍生_冠冕唐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治者已经不配再享有这一片土地。

  讲到在青海地区的统治与利益获取,吐蕃反而做的比大唐更好。虽然仍扶植起一个吐谷浑傀儡政权,但却并不给予太大的权力,而是由吐蕃派遣大臣直接进行统治。几次唐蕃大战,吐蕃也因此获益匪浅。

  但吐蕃的这种统治弊病也很明显,那就是坐镇青海的噶尔家族势力壮大、乃至于形同割据。

  结合此前各方的经验与大唐目下的状况与需求,李潼心里也渐渐有了一个比较系统完整的构想计划。

  虽然眼下青海的战争尚未完全结束,但也已经进入了收益阶段。诸土羌部族虽然不是主要的战争对手,但是既然他们没有在战争开始之前便站在大唐一方,自然也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才能获得人身的安全。

  虽然这些土羌早在噶尔家的统治下逐渐沦为赤贫,但人口基数还算可观,仔细刮一刮、仍有一些油水。大军进入青海之后,单单在诸土羌部族中搜缴的牛马畜力,便已经数以十万计。

  相对于唐军的海量投入,这一部分收获虽然也谈不上可观,但总是聊胜于无。真要讲到牛马的缴获,其实吐蕃才是大头。吐蕃那特殊的后勤方式,虽然能够极大程度的降低战争成本,可一旦遭遇战败,那就是妥妥的运输大队长。

  以往大唐与吐蕃作战时,单单一场稍具规模的战斗获胜,便能缴获数万头牛马。大唐已经扫荡青海过半区域,结果才在土羌中获取到这么点,可见吐蕃过往多年在青海的搜刮之狠。

  虽然说青海对大唐而言是有着非常重要的边防意义,需要注重长期发展,避免竭泽而渔。但见到吐蕃对土羌们的搜刮力度,这些土羌们还能忍受下来、不敢进行大规模的反叛,李潼便觉得力度大一点其实也没什么,蕃贼刮得、我刮不得?

  从青海先期缴获的这些牛马,其中大部分直接投入到了接下来的战争消耗中,另有一部分则被运回陇边本土,作为官厩牛马出租,以补偿战争所造成的耕垦劳动力不足。

  除了牛马牲畜之外,另一个大的收获就是人口。青海整体虽然地广人稀,但时代于此繁衍生息的羌人数量还是颇为可观。

  眼下战争尚未结束,唐军所搜聚到的羌人数量还没有一个系统性的统计,可单单在海东编户进行的这段时间里,便已经统计出了将近三万户羌人数量。另有更多的则跟随大军前进,作为劳役使用。

  当下这个时代,人口便是第一生产力。大唐眼下战争投入已经颇为沉重,更加不会久养闲人,所以这些羌民编户完成后,即刻便被官府组织劳作生产。

  负责这方面工作的是随驾的宰相王方庆,而王方庆近日来长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羌人愚钝难驯,性近驽马,实在不堪役用!”

  对于王方庆这种充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