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86章:兄弟争锋,战火卷来_大隋第三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们怎么可能千里迢迢去洛阳向杨侗求助?又怎么可能向杨侗俯首称臣?而吐蕃的兵力最多也就是十几万人罢了,既要防御这么多敌人,又要防止苏毗、附国、彭域等众多部落复辟。如此处境的朗日赞普,二弟觉得他能有多少兵马可派?杨侗连拥有百万控弦之士的东/突厥都弄得四分五裂,装备低劣的吐蕃兵又能干得了什么?”

  李世民辩道:“争霸之路如同逆水行舟,不是进就是退。如今国内已经没什么像样的势力存在了,林士弘、孟海公也快完蛋了,吐蕃既然能够四面竖敌而不死,可见他们的军队并不差,没准他们全是精锐之师,要是装备我们的装备,战力倍增。朗日赞普既然自己送上门来,若我们不能把握住,难道就该引颈待戮吗?”

  李建成冷哼一声,道:“吐蕃是一个游牧为主的国家,跟突厥没有多大的区别,武器装备不要说跟隋朝比,便是比突厥、吐谷浑、西域诸国都要差,根本就没有什么像样的攻城器械,哪有能力攻坚城克险关?顶多也就是在地广人稀的西海耀武扬威一番罢了。朗日赞普本人似乎也明白吐蕃和中原的差距,所以白纸黑字的写着不会要中原天下的一寸土地,他这意思就更加明显了,无非就是借助隋唐之战,从中谋利,只是抢掠一番便走,然后留下一个‘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惨象。然后呢?杨侗自然是进行血腥的报复。”

  吐蕃远在地广人稀的高原之上立国,隋军前去报复的话,朗日赞普大不了卷起帐篷走人,换一个地方立足。我大唐怎么办?又该如何去面对怒火万丈的隋军?”

  说到这里,李建成叹息道:“朗日赞普的看中的是河煌和关中财富,看中的中原王朝先进的技艺、先进的文明,并不是真心与我们为盟。再加上吐蕃实力也就那个样,根本帮不了我们什么,反而会愤怒杨侗。我们又何必放弃大义去和一个难以万事之辈结盟?而大义在手的话,我们只要苦心经营,就能让益州百姓归心,若是没了大义,结果又失败了,百姓一旦听说吐蕃荼毒河煌,只会对我大唐感到齿冷心寒,不可能支持我大唐与隋作战的。所以,我们没必要饥不择食的去和吐蕃结盟。”

  李世民闻言默然,吐蕃真是这幅要死不活的模样,他真得好生考虑了。

  他们兄弟的对话,也令李渊面色火辣辣的发烫,一颗殷切的心都凉了。这个吐蕃感情是行骗来了,好处他弄走,恶名让李唐来扛。而自己却当喜讯来宣布,实在是丢脸之极……

  实际上,他并没有把所谓的‘大义’放在心上,他知道仁义只不过是统治者的一件外衣而已,利益才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内心深处极为赞成李世民的‘成王败寇’之论。然而,经过兄弟二人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