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八十九章 养寇自重_回到大明做藩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多多替自己美言几句,好减少老朱的雷霆之怒,等到自己回京的时候,面对的压力多少会少一些。

  此外,诗剑也给常家的人写了一封信,请他们帮忙在朝中活动,一定要把朱桂给保下来。

  常遇春虽然不在了,但是他当年的赫赫战功,朱元璋还是记在心里的,也动不动就时常念叨,有这点香火情在,常家的后人向老朱求情,多少也会有点用。

  而这个忙常家也一定会帮的,朱桂对常家已经很够意思了,不仅为了保护常茂,抗下了欺君之罪,还让他在肃藩杀敌立功,建功立业。

  如果这个人情常家不还,那他们还是人吗?

  又不是让你们干造反的事儿,有什么可怕的。

  再安排好以上这两件事情之后,朱桂还是觉得不满足,因为以上这两件事做的再好,那也是朱桂在求着老朱。

  自己的生死荣辱,身家前程也都凭借着老朱的一个念头,一句话决定。

  这一点,让朱桂心里很不舒服,虽然老朱是他的老子,但是中国有句老话说的好,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

  把自己的命运完全的交到别人的手里,朱桂还真的没有这个习惯,所以,朱桂不得不做一件事来加重自己生存的筹码。

  这件事就是打帖木儿帝国的主意,现在,帖木儿正在中亚高歌猛进,连灭数国,无一败绩,风头之大,就连远在南京的老朱都听说过。

  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除了前期针对北元的几次北伐之外,已经日渐满足。

  尤其是蓝玉在洪武二十一年捕鱼儿海之战中大胜北元之后,朱元璋感觉他的大明朝最大的威胁已经解除,最起码没有人能跟他的大明朝争夺正统地位之后,便不在大规模的用兵,转而重点考虑如何让他的子孙后代们,共同努力,一起守好他打下来的这一亩三分地。

  这也就是朱元璋为什么后来设置了那么多的永不征伐之国,并且在晚年一再的告诫他的子孙们不要穷兵黩武。

  他一个放牛娃,一个要饭的小和尚能打下这么大的家业已经很不容易了,他已经很知足了,不想在折腾了,也不想再让他的儿孙们折腾了,因为折腾总是有风险的,万一要是折了,很有可能会动摇他打下来的这份家业。

  这一点,可以参考后来的大明战神,叫门天子朱祁镇同志,如果没有于谦帮他力挽狂澜,明朝估计就已经歇菜了。

  这就普通后世的老板一样,已经整了几辈子花不完的钱了,稳妥一点的人,比如说李嘉诚,就会弄一个基金会,让他的后代可以每个月从基金会里领钱花,不至于饿死。

  如果把钱都交到他们手里,万一他们要是投资失败,赔了个底掉,那可就什么都没有了。

  投资失败的富二代们比比皆是,这里就不再列举了。

  所以,老朱现在就是打的这个主意,他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