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四一二章 桓温把握不住_晋末多少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宏出身桓温幕府,对于桓温的性情和取舍还是能拿捏住的:

  “届时都督可以放开手脚从济水发动进攻。”

  不过话音未落,袁宏话锋一转:

  “琅琊为青州属地,且关乎到都督之前所构筑的从渤海经青州再到江左的商贸道路,若是琅琊交给了大司马,那么这条商路又应该怎么办?

  这条商路可是为都督牵系着北方渤海世家、青州的荀令则,以及还有吴郡世家······为了这三方的支持,得罪大司马都是可行的,都督何必反其道而为之?”

  杜英打量着他:

  “大司马真的会要么?”

  这一次轮到袁宏错愕了。

  他突然反应过来,琅琊这个地方,桓温······大概真的不敢要。

  原因无外乎两种。

  一者,琅琊是琅琊王的封地,而琅琊王是当朝开国皇帝司马睿的封号,因此琅琊之于东晋小朝廷的象征意义,甚至还要超过中朝最后的都城长安,仅次于旧都洛阳。

  所以一旦桓温接收了琅琊、占据了整个青州,那么于情于理,朝廷都应该迅速恢复琅琊王爵,并令琅琊王移镇故土。

  没有什么能够比这更好的表明当今皇室的权威,而桓温辛辛苦苦拿下青州所耗费的一切,都将变成为朝廷做嫁衣。

  且琅琊这个地方还是琅琊王氏的故土,如今王师北定中原,其实很多世家所在的地方都已经太平无事,但是大多数的世家还在观望。

  观望王家和谢家这两个领头羊的动作。

  此次关中王师拿下陈留,而若桓温也彻底平定青州,则按理说王谢世家就应该迁徙返回中原了,以实现他们当初所立下的“勠力王室、克复神州”的豪言壮语。

  且不论已经分家的陈郡谢氏如何返回,若是琅琊王氏也要大举北上,返回故土,那么桓温又应该如何对待?

  委以重任,自然是心有不甘。

  若是置之不理,那岂不是又把整个江左南渡世家往死里得罪?

  至少现在,桓温还没有和世家翻脸的底气。

  二者,杜英现在已经在着力构建商路,并且得到了沿途各方的鼎力支持,可以说从北方的渤海世家,到青州士民,再到跑船的两淮世家,最后到吴郡世家,甚至还有一些会稽的南渡世家,都已经牵扯到其中。

  大家在搓着手等着发财,然而现在桓温冲过来,直接把这条商路给掐断了,不但最主要的供货商——关中——被排挤出去,而且荆州世家也必定心热眼红的想要进来分一杯羹。

  既被截断了源头,又有人想要分剩下的肉吃,这几方怕不是要直接闹得沸反盈天?

  如今有能力构建和维持一条跨州郡商路的,也就只有关中。

  甚至桓温在淮西的建设,也离不开关中商路的支持,淮西利用中转站的身份在关中和江左的商路上多少分一杯羹,就已经赚的盆满钵满。

  因而这条发财之路就算摆在桓温面前,他也不敢贸然插手。

  他掌握不住。

  所以琅琊这个地方,如今孤悬青州,在鲜卑人的威胁之下,且和江左只有海路联系,的确是最好的状态了。

  大家都可以放下戒备和担忧,都有钱赚,乃至于青州腹地的鲜卑人都可以暗戳戳的加入贸易之中。

  这让杜英可以放心的把琅琊许给桓温。

  是算准了桓温在一时头脑发热的情况下可能会一口答应,但是之后回想起来,只会求着杜英抓紧把琅琊收回去。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