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四二零章 冥冥天意_晋末多少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夫君打算如何惩罚妾身呢?”

  杜英想了想,神情肃然: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新安公主:???

  ——————————

  彭城。

  新签订的协议,墨迹未干。

  罗友拿起来终南纸,纸张厚实有韧性,现在已经是大江南北读书人的最爱,偏生这纸所产之地并不是文风鼎盛的江左,而是在江左很多人眼中已经不啻于荒芜的关中。

  后来,人们觉得这又没有什么好惊讶得了,关中的商货琳琅满目,终南纸已经渐渐地从原来的拳头产品变成了关中特产之一了。

  而一样随之转变的,其实还有人们的思想。

  原来关中已经不再是荒蛮之地、胡人纵横,或许我们也可以去关中看看,或许我们也可以前往这一片等候着更多人去探索和开发的沃土。

  等到了这样的思想逐渐形成潮流的时候,后知后觉的朝廷以及荆蜀世家等等,都已经没有办法再阻止人才和人口的大规模外流了,甚至他们连和关中为敌,至少是在经济上为敌的资格都没有——本地的民生经济都已经和关中牢牢挂钩,若是生硬、一刀切的阻断民间和关中的往来,那么会直接摧毁本地受关中的影响而有所提振的民生经济。

  这随之掀起的动乱,会带来怎样的后果,不可想象。

  在不久之前,建康府百姓暴乱,要求朝廷正视和关中的贸易合作,妥善解决居高不下的失业问题,就已经是明证。

  此次暴乱虽然失败,但是朝廷在这其中展现出的不妥协和强硬手段,让百姓和朝廷离心离德,最终的结果还是朝廷为了安抚民心,不得不做出大量的让步。

  因此现在至少在民生后勤上,关中占据了绝对的优势,而一场战争,打的显然不只是哪一支军队骁勇善战,还有后勤民生。

  罗友盯着眼前的这一张终南纸,联想到了这些时日来从荆州向关中迁移的人口数,也只能深深地叹一口气。

  不过他倒也没有觉得非常遗憾,昔年的大司马府中,人才济济,罗友位列其中,不上不下,属于说出来的话可以听、可以不听的地步,可是现在,大部分的幕僚都已经离散,郗超不在的日子,罗友就成了桓温之下第一人。

  所以人才的外流,对于他自己,并非什么坏事。

  “罗兄?”阮宁温润的声音在对面响起。

  罗友这才恍然回过神来,自己拿着纸,本来是为了吹干,结果并没有动嘴去吹,现在纸上的墨迹反倒是向下浸染了些,显得自己的这个行为有些痴傻。

  罗友讪讪一笑,放下纸,沉声说道:

  “抱歉,出神了。”

  阮宁微微颔首表示无妨:

  “兄台认为此间条款可有异议之处?”

  罗友的目光重新落在纸上,端详起来。

  阮宁则好整以暇,端起来茶杯慢慢的品着。

  这几日当真是费劲了口舌,眼前的这个罗友,能够被大司马选中主持如今大司马府的诸多事宜,显然也不是完全依靠捡漏上位的等闲之辈。

  双方最终议定的条款,主要围绕的还是两部分,一个是关中和大司马府对于青州的分割,双方已经约定以巨野泽为界限,巨野以南、济水以北的慕容恪归杜英来收拾。

  巨野泽以东的慕容儁,则归桓温对付。

  为此,杜英让出琅琊之地,但并非完全交给桓温,而是双方共管,以求能够共同维持住和渤海的联络。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