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零一一章 官吏年轻化_晋末多少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后世的经济再怎么腾飞,去参加考试的人还不是挤破脑袋?

  所以这倒是王猛想多了。

  不过师兄从来没有经历过这些,所以会看到这一步、有疑问,也是能够理解的。

  王猛犹豫一下,补充说道:

  “除此之外,工商发展愈快,未来朝廷肯定也不可能处处指挥、时时指导,商贾和工坊主会逐渐成为工商继续扩张的真正实践者。

  而本地的官吏又毫无疑问会成为决策者,那么如何才能防止这两者之间的勾结?将原本的好事变成坏事?”

  杜英缓缓说道:

  “人逐利,此天性也,只能疏导,不可堵塞。

  因此尽可能的提高官吏的待遇,且多多任用年轻人,与合理的调动、频繁的监察以及听从民意反馈相结合,判断是公正还是不公。师兄意下如何?”

  王猛颔首,补充道:

  “至于律法方面。

  战事当前,则任何贪婪作乱、为祸一方、吃拿卡要、上下其手者,皆国之蛀虫也,除之而后快,以正军心民心。此乱世当用重典。

  而和平之时,当张弛有度,虽皆不可放过,但也要依据律法而行,视其罪责高低而判。

  现在关中律法在这方面还有缺失,未来还需要动用刑部修缮法律,并且单纯依靠刑部和监察司可能还不足以承担起从抓捕嫌犯到审讯论罪,再到最终判罚的整个过程······”

  “廷尉?”杜英直接问。

  王猛提出的这个问题虽然超越了这个时代,但是还没有超越隋唐。

  隋唐时的大罪要案,都是三司会审,即大理寺、刑部和御史台。

  如今刑部是刑部,监察司相当于有了更多实权而不只是风闻奏事的御史台,但大理寺是不存在的。

  大理寺的前身就是九卿之中的廷尉,只不过现在已经沦为荣誉官衔了。

  王猛点头说道:

  “可以,以监察司负责查证、以刑部负责抓捕和最后的看押,而廷尉则负责中间的依法审讯,如此才能让三个部门之间相互监督,避免勾结袒护。”

  想要打通其中一个部门的关节,那有可能,但是想要拿下三个部门,那皇帝都可以考虑让位置了。

  “廷尉保留不变,另外设立大理寺,专职此事吧。”杜英缓缓说道。

  像是大司马、廷尉这些既然已经成为了荣誉称号,那再拿出来赋予实权,今日是廷尉,明日就可能是司空之类的,保不齐折腾一通,变复杂甚至是乱套的还是朝廷官制。

  冗官制度固然能够让朝廷保持足够的官员储备,需要用人的时候不至于捉襟见肘,但是养着这么多人对于朝廷的财政赋税本来就是巨大的压力,即使是经济雄冠历朝的两宋也受此拖累。

  之前侨治制度下的东晋也有类似的问题。

  既然要确保官吏队伍的年轻化,那么随之对官职进行删繁就简也是理所应当的。

  这些三公九卿荣誉称号就当做是留给那些老臣们的恩荣,让他们到了年纪就升到这位极人臣的位置上,乖乖养老。

  愿意留在朝堂上的,可以当个顾问,不愿意留在朝堂上的,衣锦还乡。

  当一个朝堂上的主力是奋发向上的年轻人、朝气蓬勃的时候,这些老臣们自己呆在这儿也会觉得格格不入,融不进去又把握不住,所以不需要送客他们也会自己乖乖走。

  操劳了一辈子了,没有人愿意最后再给自己找不痛快。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