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95【招贤纳士】_梦回大明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渊问道:“如果我把出海税降到一成,有多少士绅支持?”

  庞健咧嘴道:“若真只有一成出海税,除了那些收货的豪商,其他士绅、商贾全都会支持王总制。”

  明代关税(河道)很复杂,最高税率十抽三,最低税率三十抽一。

  一旦开海,换成其他官员,至少也会抽20%的出口税,因为外国商船到中国就是被抽这么多。

  顺便一提,外国商船,以前是不抽税的,收海关税还得多谢刘公公。

  当时,广州飘来一艘非朝贡商船,按理是不能进行贸易活动的。广东三司官员胆子大,想要获取贸易利润补贴地方财政,于是就上报朝廷说抽税两成。

  朝贡事关礼制,礼部对此坚决反对,刘瑾却力排众议答应下来(刘公公也得了好处)。

  从此,大明海禁就开了一道口子,整个正德朝的海禁都兼管不严,就连浙江和福建的官员都跟着学习。

  但是,这些地方官员,纯粹是为了补贴财政(顺手捞一笔)。他们不许中国商船出海,只允许外国商船以“受灾飘来”的名义进行贸易,并抽取两成关税分给地方三司——除了进献给皇帝少数珍奇,户部一分钱都别想得到。

  甚至,地方官员还嫌两成关税太少,正在请求朝廷增加到三成关税。

  海商看到如此高的税率,想当然的就认为,开海之后的出口税也这么高,他们当然要坚决反对开海!

  而地方官员,也坚决反对开海。因为以前收税都进自家银库,开海之后得上交户部,在刻意忽略把蛋糕做大的前提下,都把王渊当做来抢夺利润的朝廷代表。

  听了庞健的一番说辞,王渊心头更有底了。

  第二日,又来一个读书人。

  此人拱手道:“在下唐寅,见过王总制。”

  王渊愣了一下,瞪大眼睛问:“唐伯虎?”

  唐伯虎心头苦笑,自己果然名满天下,居然连浙江总督都听知道。他解释说:“在下已经改字‘子畏’,不再用‘伯虎’之字。”

  别怪王渊那么大反应,实在是唐伯虎的形象,跟他想象当中反差太大。

  一提起唐伯虎,自然想到风流才子。

  可眼前此人,大脑袋,大胡子,大眼袋,酒糟鼻,须发花白,从脖子到脚都瘦弱不堪,偏偏还挺着个大肚子。

  糟老头子一个!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