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三章 起风了_德云小师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许偷懒,继续抄,得着机会我会帮你说说话。”

  “哎,谢谢师爷,谢谢师爷!”烧饼咧着嘴,脸上笑成了一朵菊花……干的。

  胡炎不用回头看,都知道这家伙现在的表情。

  就是个没长大的孩子,怎么跟他生的起气来?

  想罢,胡炎自己的嘴角也向上一挑。

  这世间的事,很难说得清对和错,关键就看人往哪个方向去想。

  以对立的心态,那所有事情都是坏事。

  以同理的心态,那所有的事情也可以是好事。

  比如烧饼现在,经自己几句话一开导,他谁都不怨,只怨自己学艺不精,这样多好。

  背着手走出小房间,胡炎发现此刻后台人已经来了不少。

  有在说活儿的,有在化妆的,有在烧水泡茶的,反正各司其职,犹如一架运转的机器。

  所有人的目的,都是为了稍后的演出能够顺利。

  也只有这时的后台,胡炎的感觉最好,待着最舒服。

  哪怕因为空间窄小而稍带的异味,都变得有些好闻。

  这不是变态,是身体对这味道已经熟悉了。

  就好像卖鱼的,一闻到鱼腥味,心里便踏实。

  因为这味道后面,代表的是有买卖做,有钱赚,一家老小的吃食有着落。

  生活的味道,谁尝到的都一样。

  天桥是德芸社的总部,此外还有三里屯剧场、广德楼戏院、湖广会馆三家园子。

  所有老少爷们,都四散在几家园子里各自演出。

  眼前这帮人,不是北展那一批,所以没人认出胡炎。

  他也不往上凑,自在的逛着。

  当然不是瞎逛,胡炎是在找人。

  今天之所以来得早,可不只是来认门的。

  自已在北展打完第一炮,今天可就得打第二炮了。

  入班未定约,那有屁用?

  说难听点,胡炎现在就一个实习生,连正式员工都不算。

  只有三炮打完,台上台下都满意,人家跟你丁是丁,卯是卯的谈妥,这才算成了。

  对外,你可以顶着班子的招牌走江湖。

  谁要想欺负你,也得先掂量掂量自己的斤两。

  对内,大家都是自己人,一起守班子的规矩,护班子的招牌,搭着膀子卖力气挣饭吃。

  也只有到了这时,说话、做事才能放开些手脚。

  可现在郭德刚没有指定,自己又初来乍到,这第二炮找谁打呢?

  下午场的观众没有晚场的多,上台的演员也以小辈为主。

  胡炎逛了大半圈,都没有瞧见合适的。

  终于,不远处角落的一个庞大身影,让他眼前一亮。

  角落不小,但依然被那堆肉,给堵得严严实实。

  面朝里,背朝外,明明是一个人,却丝毫不会觉得他是形单影只。

  这人胡炎认识,孙悦。

  去年11月底正式加入的德芸社,算起来不过才一个多月,更早之前的工作……养大象。

  而且一养就是整整十年,跟相声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但你要是因此小瞧了他,那就大错特错。

  孙悦可是童子功出身,十一岁开始踏入相声界,跟不少名角都学过手艺。

  奈何之前的相声行当,没落的几近消失,大批艺人逃离、转行。

  孙悦一个小孩子,路能好走到哪里去?

  别说吃上这碗饭,甚至他有一个远远吊着的家世,却连个正经师父都没有拜到。

  直到十五年前,如愿以偿拜在石先生门下,成了于慊的师弟,至此算正式入了相声门家谱。

  当然,相声饭依然没得吃,不然不可能跑去养大象。

  可胡炎知道,其实他的手艺一直都没停过,即便在燕京动物园的那十年。

  所以算下来,孙悦虽然今年才三十一岁,却已经有二十年的功底傍身。

  底蕴不俗,手艺不差。

  甚至在整个相声门,他的水平估计都能排在前面那个梯队。

  观人观相,品人品行。

  鼎盛时期,能坚持,很正常,因为有利益回报。

  没落时期,能坚持,那只能因为热爱,不然还有别的解释吗?

  郭德刚是这样,于慊也是这样,而孙悦还比他们俩更耐得住寂寞。

  这样的人,胡炎很喜欢打交道。

  同道中人。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