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17章 老男人_德云小师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加复杂。

  因为打这一开头,便代表他们不是合唱,后面每人都有自己的曲目。

  换一句话说,今天光攒个开场,德芸社便能拿出六段濒临失传的《太平歌词》。

  听到了自然就是赚到了。

  只是这份魄力,这份底蕴,完全出乎他们的意料,更加不是他们想看到的。

  在这些人中,有一位来自津城的同行,眉头皱得最紧。

  上面的张贺伦一开嗓,台下的他,当即吓了一跳。

  因为这曲目他会。

  他的师门本就是以唱全本的《太平歌词》,在相声门内立得名头。

  《太平歌词》也可以说是整个师门的镇门之宝。

  比如他师父,临死才把本子传给他,而且还一再叮嘱他不要外传。

  他做到了。

  本子传到手里这么些年,半点没有外传。

  可是台上的年轻人怎么会唱呢,德芸社是从哪里得到这本子的?

  谷轴/span琢磨半晌,半点头绪都没有。

  很快,张贺伦演唱完毕,观众们送上掌声。

  只是这掌声不算太热烈,因为表演并不算惊艳嘛!

  左边一完,右边接上。

  站在最右边的张芸雷,当即接话。

  “大家好,我是德芸社演员张芸雷,下面为大家演唱《瓦当寨》。”

  说完,略显轻柔的嗓音当即响起。

  后台的胡炎突然“噗嗤”一声,给笑出了声。

  《瓦当寨》讲的是一群英雄的故事,满脸热血,气吞山河,可是被张芸雷一唱,热血减少,反倒多了几分悲壮。

  说不清谁好谁坏,反正很有意思。

  他都如此的反应,更别说观众们了。

  新鲜,好听,顿时让众人眼前一亮,听得更加来劲了。

  不过,这回刚才那个皱眉的老头,表情已经变得惊讶。

  因为这曲目……自己不会。

  师门传下来的本子上,没有这一段。

  在他自己的记忆中,也就是小时候,他听自己的师爷唱过一回。

  只是后来师爷一死,跟着他都进了土里。

  所以他们一向对外说,这曲目已经失传,同行们也无人敢怀疑。

  可是如今竟然又听到了。

  这曲目德芸社又是从哪里弄来的?

  今天的事情可真是太邪门了,邪门到不少同行有意无意投过来的眼神,他都半点不理会。

  只一推旁边一起来的年轻人道:“录下来。”

  “师父您放心,我早录着呢!”

  老头一瞧,没见他像别人那样,拿出来手机来对准舞台。

  “你拿什么录的?”

  年轻人一指自己衣领的角,得意道:“摄像头装在里面了。”

  老头不懂这些时髦的高科技,点点头,也再没说话。

  台上节目不停。

  岳芸鹏,《太公卖面》。

  李芸杰,《层层见喜》。

  孟贺堂……

  风格各异,味道不同,无人不是少听少见的曲目,这让观众们听得有滋有味儿,掌声也越来越来热烈。

  当然,高潮是不可能的。

  就他们几位的能耐,跟他们师父郭德刚比起来,那简直差太多了。

  终于,左右轮下来,到了最中间的陶芸圣,也就是京剧神童陶洋。

  “大家好,我是德芸社的演员陶芸圣,下面为了大家献唱《挡谅》,谢谢。”

  人小鬼大气势足,双目一瞪,右手一抬剑指,当即开腔。

  “元末江山论兴亡

  群雄聚义舞刀枪

  张世诚陈友谅兵强壮

  AH还有那朱元璋

  战太平花云身先丧

  懦弱的朱文逊一跪身亡

  九江口伯温施巧计

  北汉人马大半伤亡

  中军帐军师传将令

  康茂才打赌要去擒王

  点齐了五百刀斧手

  烈烈轰轰出了营房

  坐在了马上心惆怅

  不由得豪杰怒满胸膛

  西吴王为平天下把旨降

  那江东桥下紧紧埋藏

  满营将官俱差往

  单单的不差某架海金梁

  因此发笑在辕门上

  直笑得刘伯温脸无光……”

  气势恢弘,高音透亮,带戏腔的嗓音一出,顿时把全场都震惊了。

  “好好好~~”

  叫好声不断,可半点掩盖不住陶洋的声音,这反而让观众们动静更大了。

  片刻,攒开场便已经达到了高潮。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