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四章 相声的作用_德云小师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胡炎笑道:“大林,咱们既然懂相声,为什么不按照相声的路子来写作文呢?”

  此言一出,别说大林听不懂,就连郭德刚都没醒过攒来。

  胡炎不理会某个不称职家长,只看着大林。

  “来,大林,你告诉我,相声本子从头到尾包括哪些结构?”

  这可真问到了行家。

  别看大林年纪小,但打三岁从津城来到燕京,家里的大人小孩成天说的都这玩意儿。

  熏了十来年活儿,耳朵茧子都被磨出了俩箩筐。

  他几乎脱口而出:“相声的结构,有垫话、瓢把儿、正活、攒底。”

  胡炎一拍巴掌:“对嘛,咱前头再补充一个‘定场诗’,你看这不就是一篇作文吗?”

  “这,这怎么就是作文了?”郭奇林嘀咕道。

  他不懂,但郭德刚则眼前一亮,心里暗赞,好聪明的小师叔!

  胡炎拿起笔,边画边说:“大林,你看哈,以后写作文呢,甭管什么主题,你先来上两句应景的古诗,定场又压言。你书看得不少,唐诗宋词也背的多,这没问题吧?”

  “没问题,我班就我课外书看的最多。”大林直接点头。

  “然后第二段,再扯上几句有的没的,解释解释诗句的意思,或是作文的主题都成,这里就是垫话。”

  大林头点得更快。

  “第三段,弄一句话过渡,瓢把儿嘛,不就是过渡到正活吗。第四段是正文,也就是正活儿,你的底子不错,这里多花点心思,把机灵劲全抖上,那写出来指定不差。”

  “最后一段收尾更简单,攒一两句话强调一下主题,这就是底。跟咱们相声段子的底一样,你得抖出又响又绝的大包袱来,那你作文的收尾就很漂亮了。”

  胡炎说一段,便在纸上画一个大圈,里面还把重点标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话说完,五个大圈也画好。

  胡炎把纸递给大林道:“瞧瞧,一篇作文,前后就五段,多了不要,少了不行,咱每回都按这路子来,凑几百字很容易,而且咱这条理还清晰得很。这要是拿不到高分儿,我带你找老师去。”

  大林盯着这张纸,眼睛都在冒光。

  娘啊,打从小学看图说话开始,自己就一直在写小段子、小笑话。

  起头是因为好玩,后来便成了习惯。

  写得可乐,同学们倒是抢着看,但老师半点都不喜欢,从来不给及格。

  家里大人呢,问谁?

  一个两个的,没个正经上学的。

  栾师哥倒是厉害,可成天板着脸,谁敢问?

  没招儿,熬着吧!

  但此刻,他感觉自己的脑子好似拨云见日,变得从未有过的清晰。

  半晌,大林忍不住呢喃道:“原来相声还能帮助写作文啊?”

  胡炎笑了。

  如果自己没有记错的话,这还是头一回,从大林脸上看到小孩该有的呆萌像。

  不容易。

  胡炎将笔一扔,摸着他的头,话外有音道:“相声远不只在台上逗人一乐,生活中能起的作用更多,所以别小看咱们老祖宗传下来的智慧。”

  “啊,还有更多?师爷,您给我讲讲。”大林终于活泼了许多。

  胡炎却摇头道:“下回吧,等你期末考了高分,我再给你讲。”

  “一定,您不许骗人!”

  “不骗人,你爸可以作证。”

  大林扭头一看,突然想起来旁边还坐着一个郭德刚……好可怕。

  朝两位长辈略一拱手,抓起书包,赶紧逃也似的跑上了楼。

  胡炎瞧着小屁孩这模样,想笑又笑不出来。

  突然,他背后传来声音。

  “大炎,你脑子真好使,厉害!”

  胡炎扭头,发现王慧不知道什么过来的,但此刻扔完话,又朝厨房走去了。

  来去如风,简称“人来疯”。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