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六百十一. “帕潘斯雄鹰”计划_无限之军事基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忠于皇室,精力充沛。

  1941年11月17日下午,天皇召见东条英机,晋升其为大将。诰命他以现役军官身份担任首相出面组阁,并身兼陆相。这使他的地位比前几任巩固的多,当时处在战争边缘的日本需要一个趟地雷的傻瓜作招牌,日本人选择了东条英机。东条也自觉的踏上了这一步。1941年11月1日,东条内阁正式成立,这是一个发动战争的集权“内阁”,东条英机一人身兼陆相、内相。以后又兼任文部相、商工相、军需相等职,集各种大权于一身。在就职声明中。这个战争狂人叫嚣“完成支那事变,确立‘大东亚共荣圈’”是帝国之国策,要在“皇威之下,举国一致,为完成圣业而迈进”。

  强硬的战争内阁已经成立,但是否立刻发动一场太平洋战争,在日本内部仍是争执不下。防御反击派和主动进攻派完全形成严重对峙。

  加上日军深陷中国战场,是否有能力发动一次新的全面战争很让人值得怀疑,因为一直到了1942年11月,整整一年时间,尽管准备充分,但原本早就该发生的“偷袭珍珠港”事件却始终没有发生......

  就连东条英机本人也都没有十足的把握。

  在询问山本五十六意见的时候,这位联合舰队的司令官则告诉东条英机:太平洋战争必然爆发,但问题是什么时间点爆发。

  此前,山本五十六进一步彻底地改进了日本海军的战略思路。在此前20年间日本海军一直是马汉海权理论的信徒,据此制定了一个渐减邀击作战:以轻型水面舰艇,潜艇以及岸基航空兵在美国海军舰队横跨太平洋过程中不断将其削弱,最后由日本海军主力在北菲律宾海——约在马里亚纳群岛与琉球群岛之间的一次“决战”中,以战列舰对战列舰的传统战列炮击战法将美国海军全数消灭。

  山本五十六敏锐地指出这种计划即使是在日本自己的兵棋推演中也重未成功过,并指出美国真正的战略优势在于国内生产能力的强大。山本五十六建议与其冀望于先削弱再决战的防御性计划,倒不如主动进攻。

  山本五十六期待,如果能在战争的初期便重创美军,也许就能促使后者坐到谈判桌边早早求和。日军期待这次打击能给他们赢得至少六个月的战略优势,在没有美国海军阻挠的情况下进攻荷属东印度的资源产地。

  但这也仅仅是一个设想而已......

  而在这个时候,“熊”给日本国内发来了一份紧急电报,电报里只模糊的述说了一下他将带来美国对日思维的重大改变。

  美国的态度,对此时的日本影响深远,这也是这些日本当权者如此迫不及待的想要见到“威尔德”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当见到“威尔德”的时候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