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〇四十三章 经得起历史的考验_重启激荡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之前有人对跟远景集团的合作还有一些别的看法,即便前年9月份大领导来呼盟视察,肯定了这种合作模式,这些声音依旧存在。但小平同志讲话后,这些声音一下子都消失了,我一颗心算是落回了肚子里。”

  傅松笑着问:“大领导来呼盟视察我还是后来从报纸上看到的,你怎么没提前说一声?”

  “这种事情我哪能随便乱说?”陈书记苦笑道,“最近一段时间,各地都在大干快上,来呼盟考察的人络绎不绝,我这个呼盟一把手,压力大啊。”

  傅松好笑道:“别人是来学习的,你压力大什么?”

  陈书记道:“呼盟只是提前走了一小步,但呼盟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跟别的地方有不小的差距,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啊,傅总你说,我压力能不大吗?

  傅松道:“下半年换届了,陈书记应该要高升了吧?”

  陈书记摆摆手道:“这事儿不到最后一刻没个准,我现在也没心思想这些,说句不好听的,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只要我还是呼盟的书记,就得为呼盟做打算。呼盟必须得抓住这个历史机遇,否则,我走了都不安心。”

  顿了顿,陈书记继续道:“远景集团没来之前,呼盟就是个鸟不拉屎的地方,这两年呼盟的变化日新月异,很大程度归功于远景集团的投资。傅总,咱们打交道的时间也不短了,我也不拐弯抹角了,我真诚的希望远景集团能进一步扩大在呼盟的投资。”

  傅松没有马上答应,也没有马上拒绝,而是仔细想了一会儿,这才斟酌道:“陈书记,你的心情我非常理解。诚如你方才所说,现在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每一个人都需要认真把握。呼盟要发展经济,要进一步深化改革,要扩大对外开放,这都没错。不过,有一句话我不知道当说不当说。”

  “傅总,请说。”

  “去年8月我到了莫斯科,在苏联呆了大半年,亲眼目睹了苏联和俄罗斯的所谓经济改革,怎么说呢,一言难尽。俄罗斯的经济改革,给我的感觉是,他们将经济改革当成了目的,他们为了改革而改革,却不知道为了什么才改革。”

  “这个……。”陈书记皱起眉头,这话有点不太好接啊。

  “我始终觉得,俄罗斯的经济改革是经不起历史考验的,早晚有一天会被翻出来鞭挞,主导改革的那帮人更是会被拎出来鞭尸。”傅松说话的语气越来越冷。

  见陈书记默然不语,傅松笑了笑道:“陈书记,我不反对加深合作,但我反对胡子眉毛一把抓的合作。我心目中好的合作模式,是既能实现共赢,更要能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最重要的是,要对得起呼盟的老百姓。”

  “千好万好,都不如老百姓的认可好。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老百姓心里都有一杆秤。所以,我希望呼盟对待合作能慎之又慎,而远景集团同样本着负责任的态度,为呼盟的经济发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就是我的立场。”

  陈书记眼神复杂地看着傅松,如果是别人这么说,他肯定嗤之以鼻,但傅松这么说,他下意识地相信了。

  因为过去的两年里,远景集团在呼盟的所作所为一直秉承着这个理念,宁愿自己吃点亏,也不愿占地方的便宜,有时候陈书记都感到困惑,这位傅总难道是专门来呼盟做好事的?

  今天他总算明白了,不是人家专门做好事,而是人家走一步看十步。

  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听听人家这话说的,政治站位多高!

  难怪人家能把生意做这么大,不服不行!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