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六章 三条原则_重启激荡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次是去首都出公差,学校给傅松订的硬卧,硬卧车厢人少,不用人挤人,也不怕挤不上车,所以傅松也不着急,等站台上的人都上车了,他才拎起行李。

  不远处的硬座车厢,依旧人声鼎沸,大人喊,孩子哭,与这边的安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上车验过票,傅松找到自己的铺位,包厢里没其他人,一直等到火车开动,也没人进来。

  少了吵闹和打扰,傅松爬上床蒙头大睡,一觉醒来,窗外已经漆黑一片。

  傅松泡了一杯茶,吃了几块饼干,算是把晚饭解决了。

  不久后,火车到达省城,省城是个大站,上下车的人都很多。

  临开车前,包厢里走进两个男同志,看模样都是干部身份,一个四十多岁,戴着眼镜,文质彬彬的,一个二十多岁的模样。

  为首的中年男人看到靠在床头的傅松后,客气地朝他点点头,傅松回了个微笑。

  两个人话都不多,而且即便说话,声音也很小,傅松隐约听到年轻人称中年人什么厅,中年人叫年轻人小高。

  原来还是个厅级干部,官不小啊,傅松忍不住多看了中年男人一眼。

  好像怕打扰别人休息,中年男人和小高轻手轻脚地收拾一番,然后爬上各自的床。

  第二天早晨,傅松醒来后发现中年男人正坐在桌前看资料,“早啊。”

  中年男人抬起头笑着道:“不早了,都八点了。”

  傅松伸了个懒腰说:“好久没睡这么舒服了,一觉到天亮。”

  这时小高拿着饭盒走进来,“厅……,吃饭吧,打的小米粥和花卷,还有煮鸡蛋。”

  中年男人一边收拾东西,一边说:“天大地大吃饭最大,小同志,一起吃点?”

  傅松连忙摆手说:“你们先吃,我去洗漱,过会儿去餐车吃。”

  下午一点,火车缓缓地驶入首都站。

  站台上,中年男人客气地问傅松:“小同志去哪?要是顺路的话,捎你一程。”

  傅松说:“我去社科院,就在旁边,抬抬腿就到了。”

  出了火车站,傅松先找了个小饭馆把午饭解决了,然后拿着介绍信来到社科院大门口。

  门口的保安看了介绍信后,转身进了传达室打了个电话。

  “傅同志,您在这稍坐一会儿,农研所有人过来接你。”

  等了不到五分钟,一个年轻小伙子跑了过来,传达室里只有保安和傅松两个人,小伙子自然不会认错人,主动伸出手道:“傅老师,你好你好,我是魏研究员的博士研究生,邓陶。”

  “邓研究员,你好,麻烦你大老远来接我,真是不好意思。”傅松对社科院系统并不熟,上辈子也从来没跟社科院系统的人打过交道,所以就直接给邓陶按了个研究员的身份,反正绝对不会错。

  邓陶闹了个大红脸,摆手道:“我只是个助理研究员,不是研究员,傅老师以后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