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57 章 第二个灵魂_福尔摩斯家的华生小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七月,上海护军使黄禀清遇刺身亡。

  关于黄禀清的死一直传言纷纷,因为牵扯到派系和私仇,所以种种传言一直颇多,但真凶到底是谁最终成了民国悬案之一。

  但黄禀清的死所带来的影响则显而易见,最终导致了甸系、藩系两派军阀间的战争爆发,也是谭屹割据半壁江山、为统一华国迈出的重要一步!(摘自华阀史)

  当时,北平临时正府的威信力、管束力节节下降,不说别的,短短两年时间光是总理、代总理换了八个人就可见其程度。

  正如萧崇霭所言,民众那么高的文盲率,旧有的封建宗族思想根深,连民主,宪法是什么都没有普及到,怎么可能建立一个真正的民主制度国家?

  而华国此时的民主宪政更是有趣,不是从底层到上层层层选举实施,而是临时正府上层空谈着宪政选举,也就是说,真正被监督,能做到民主和宪政的只有临时中央正府这一块。各省被军阀占据,基本是一言堂,政令都无法下达实施,这样的局面,最终也只是总统议会今天你弹劾我,我下台,明天他弹劾你,你下台。天天光换领导人玩了。

  如此混乱的背景下,各系军阀间的摩擦没有约束自然不断升级。正逢甸系、藩系争夺北平正府的权利,隶属于甸系军方的黄禀清在上海突然遇刺,证据又直至江南的藩系军阀,由此,将岌岌可危的平衡彻底打破。

  从某种角度来说,黄禀清死的时间的确很微妙……

  之后,不等北方上演□□战,闽折督军庞响先发制人,以保护上海为由派兵北上,鄂省督军张仁刚立刻联系潍苏督军谭屹共同驻兵上海。最终,张仁刚和谭屹后起先至,庞响再想武力争夺,上海多是租界,各国领事和公董局同时表态,绝不允许有扰乱上海现有的秩序的事件发生。

  张仁刚和谭屹则响应了北方甸系藩系的战争,直接带兵南下,以摧枯拉朽之势很快占领了闽折两地,庞响带残部回了天津。

  此次战役张仁刚所出兵马粮饷寥寥,本人也呆在上海没有南下,其欲独占上海的目的很明确。谭屹掌控了闽浙两地也没有立刻回返,而是以安抚民众为由,在闽折滞留两月方返回上海。

  但仅仅一周后,谭屹在上海险些遇刺,抓获的凶手最终证实,□□的正是张仁刚。不仅如此,还牵连出张仁刚在黄禀清死前也曾派人到了上海意欲暗杀的阴谋。

  张仁刚和黄禀清私怨已久,据说他早年就曾扬言要宰了黄禀清。不管这话是一时气愤还是私下口语,但现在被人挖了出来,无疑就成了他想要实施暗杀的证据之一。

  前后两事一出,舆论哗然。

  很快发展到“声讨张仁刚!”,“军阀争斗,百姓遭殃!”“临时正府监管不力!”等等风潮爆起。

  也是张仁刚“运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