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88章 太空里的重力_黑科技就该这么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发动机关闭。

  两个旋转舱的旋转方向是相反的,这样可以抵消扭矩,不让旋转舱带着整个空间站发生不必要的偏转。

  当航天员们都凑到中轴旋转舱和“天门”舱的舱门处时,看直播的观众们下意识的屏住了呼吸。

  因为这是历史性的一刻!

  航天员们又检查了一遍,确认没有问题之后才打开了舱门。

  他们飞进中轴舱,选了……餐厅舱,然后腿朝下的顺着梯子向下飘去。

  他们越靠近下边的舱室,感觉下坠速度就越快,于是赶紧踩住楼梯,然后一阶一阶的走了下去。

  最终,他们依次进入餐厅舱,稳稳的站在了地板上!

  没有像之前接触到地板就马上反弹飘飞,这次落到“地上”就是落到了“地上”。

  他们落地的瞬间微微有一些起伏,往前走了两步,感觉有点像在大腿深的水池里,但最终还是站稳了。

  他们穿的都是舱内常服,每个人都能看到彼此的表情,他们先是好奇的看了看周围,然后一脸惊奇的望向彼此。

  “哈哈,我们竟然在太空稳稳的站在了地上。”

  “其实也没有那么稳,还是有点飘的,不过确实站住了!”

  “我就问你爽不爽?”

  “爽!”

  “这感觉太神奇了,我竟然在太空感觉到了‘重力’,瞬间感觉自己瘦了好多。”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我竟然有点晕,难道是飘的太久了?”

  前边那个瞬间变瘦当然是心理作用,但也不仅仅是心理作用。

  其实仔细观察的话,在太空的航天员面部都是“胖胖”的,不管他在地球的时候脸是胖是瘦,那么是什么引起了这种变化的呢?

  道理很简单——失重。

  人类经过千百年的演化,早已适应了地球的环境,平时在地面上看某个人的时候,一般都是站立或者坐着的姿式。

  这时人的头部在上面,受到地球重力的影响,人的体液、血液等都是往下去的。

  血液从心脏流出时,往腿部运送血液当然要比往头部运送更容易些,所以你站着的时候脸部看着就瘦一点。

  躺在床上的时候,脸部看着就会略胖一点。

  而当人进入太空失重条件下之后,身体就失去了重力的影响,体液要重新分布,血液上涌,全身各处受到心脏供血的压力都一样,这当然会让脸部看起来比较胖,甚至比躺在床上时还胖。

  因为这个时候,人的身体各部位没有任何的重力差。

  这种现象就是“太空浮肿”,这是一个人在太空会出现的“正常”现象,因为当人处于一种失重状态时所改变的就是人的血管里流体静压消失。

  这时人就会产生面部浮肿,伴有头胀的感觉。

  而且脸大算轻的,有的时候甚至会出现尿频的情况,那是因为人的身体感知到胸部和头部体液充盈,给感受器官一种体液过量的虚假信号。

  那时候内分泌系统便自动对身体进行调节,将部分体液以尿液形式排出体外,所以人就会出现多尿现象。

  他们现在感受到了“重力”,身体内的体液再次开始分布,顺着重力向下,面部充血自然感觉好了一些。

  事实上模拟重力舱现在的重力并不大,只有,约等于地球重力的40%,跟火星的重力差不多。

  不过,也算合适航天员现在的情况。

  虽然他们这次在太空待的时间不算长,也就半个月,但身体也完全适应了太空的情况,猛地感受约1g的地球重力肯定会有一些不适应。

  现在还差不多,航天员可以很快适应,但又可以产生一定的重力效果,减轻失重环境对身体的不利影响。

  要想产生类似地球的重力,旋转舱的直径得更大,这不是目前的繁星空间站能驾驭的。

  哪怕是现在,直接100米的旋转舱也比之前的空间站大不少。

  毕竟不算太阳能板的话,对接到节点舱上的两个实验舱的径向长度也才50米左右。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