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5章 民用康复型动力外骨骼机器人_黑科技就该这么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以下床走动了,但是后遗症也完全展现了出来。

  虽然可以活动,但左半边身子已经完全跟不上了。

  尤其是左臂蜷缩严重,没有外力帮助的话会一直蜷缩在胸口。

  并且完全无法控制手掌,五根手指完全攥成了拳头,没有办法张开。

  这种情况就可以把用坐着的方式进行着装。

  动力外骨骼加上了智能控制系统,那它就完全对得起“智能动力外骨骼机器人”的名号,可以先让它自己“坐在”椅子上,张开所有固定装置,等待使用者坐到它上边。

  它会主动探测使用者的状态和姿势,当使用者控制完好的脚踩到机械足上完成锁定之后,只要稍微抬一抬另一条腿,相匹配的外骨骼机械腿就会主动寻找弯曲的脚,然后主动覆盖上去完成固定。

  完好的胳膊和蜷缩的胳膊也是相应的流程,不用患者自己多费心费力。

  不过更细微的手掌绑定就需要患者自己来一下,或者请人帮忙了。

  完好的手掌可以选择不要外骨骼,也可以要,它可以辅助无意识攥紧的后遗症手张开一根根手指,让机械指套固定住蜷缩的手指,把控制权交给智能系统。

  它可以让不可控的手变得可控,完成常规的抓握等动作。

  康复型的智能动力外骨骼机器人没有追求正常人使用的“小巧”属性,而是看起来有些笨重,但它却可以主动带着活动不便的病患进行活动。

  像马德老妈这种情况刚开始肯定无法独自行走,但智能动力机械外骨骼机器人完全可以自主的支撑着她站起来。

  前30分钟扶着辅助轮框架可以行动,等熟悉之后就可以拄着拐棍行动了。

  等时间长了,配合外骨骼和医院的康复训练,一些症状轻的完全可以恢复完好,摆脱外骨骼。

  甚至是更严重的完全瘫痪也不是问题,照样可以生活自理。

  “笨重”的智能动力外骨骼机器人重量十足,完全可以支撑“无意识”的身体,李未来给它加了各种稳定措施,可以最大程度的防止它摔倒,从而让外骨骼带着瘫痪的病人自由活动。

  所有的测试都进行的很顺利,只不过今天的测试有点不顺利,李未来让测试员工扮演腿脚不好的病人,但有时候腿脚的反应比脑子快,外骨骼一动,腿部肌肉就自动做出了反应,带着外骨骼行动了起来。

  正挠头呢,老爹就带着人来了。

  “小李同志,这是……动力机械外骨骼?”

  李未来没回头就知道是谁问的,是王主任。

  所以他转头说道:“嗯,已经在做最后的测试了,效果大差不差……”

  他说不下去了,因为他看到来人有好几位的眼睛都放光了。

  尤其是几位看起来带着英武之气的人。

  哦,就是队伍里几位部队系统的技术人员,他们刚才看了演示,已经对这款动力外骨骼流口水了。

  动力外骨骼是为了给保护穿戴者并给穿戴者提供力量增幅。

  最初设计用来帮助和保护士兵或建筑工人,要具有良好的防护性、对复杂环境的适应性以及辅助功能,可以让人们在其他危险的环境中生存下来。

  所以很多人一看到动力外骨骼就想到军事用途。

  但动力外骨骼也可以帮助老年人和体弱多病者进行移动,因此也具有广泛的医疗市场。

  所以紧接着更多的人就两眼放光了。

  在攻关小组里,很多上了年纪的老教授、老专家,腿脚都不好,但还是坚持奋斗在第一线。

  他们非常需要!

  另外也可以被用于救援工作,比如在倒塌的建筑物中,让救援人员抬起沉重的物品碎块,同时保护其不受坠落瓦砾的伤害。

  反正最后,所有人都两眼放光了。

  实用科技这一点很厉害,只要是亮出来的东西,就证明已经完全可用了!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