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7章 暴躁的超级燃料_黑科技就该这么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立方米。

  液氢的密度不到别人的十分之一!

  所以要装下足够火箭飞行用的液氢,就需要很大、很大、很大的液氢罐。

  于是用液氢液氧当做主动力的火箭都有一个特色——胖!

  比如用液氢液氧做芯级动力的长征5号就收获了“胖五”的绰号。

  相对于比例奇葩的液氢液氧,液氧煤油就和谐多了,所以它们是液体火箭现在用的最多的推进剂。

  液氧煤油便宜实惠性价比高,也就是性能要差不少,理论真空比冲接近360s,海平面比冲更是只有300s。

  好在人家的好处就是协调。

  首先煤油的储存温度接近液氧,两者基本可以共用同一套保温系统,而且它的密度大,比液氢不知道高哪去了。

  谷/span所以液氧煤油火箭都比较苗条。

  但是液氧煤油火箭的性能与煤油品质有关,煤油含碳量比较高,导致发动机积碳会很严重,不太利于发动机的复用。

  不过它相比于液氢便宜得多,所以煤油的问题都是小问题。

  而且用高品质的煤油就能减轻积碳现象,猎隼火箭就是用的液氧煤油发动机搞得复用。

  所以现在的一些火箭就是一级的助推用液氧煤油,简单粗暴便宜好用,二级以上的火箭用液氢液氧,比冲高利于减重,可以把更重的设备送到更高更远的地方。

  还有就是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也就是传说中的毒发,有剧毒。

  它们的理论真空比冲为343s,海平面比冲为292s,比煤油还低。

  但是……人家是常温燃料,各方面的要求都不高,比煤油还简单粗暴好用,早期条件不好的火箭最爱用。

  目前还有一种“新型”燃料,就是液氧甲烷。

  它们算是液氧煤油的进化版,甲烷相对于煤油的积碳问题可以大幅改善,存储条件也比液氢好得多。

  理论上真空比冲接近370s,海平面比冲310s,比煤油略强。

  目前各国都在搞甲烷机,但是至今还没有使用液氧甲烷做主动力的大型火箭服役,算是未来发展的思路之一,估摸着不久之后会有甲烷火箭起飞……

  大概。

  毕竟航天领域的事,鸽是常态。

  不过这个“未来”大概没有李未来牛批,他拿出的金属氢绝对属于砸场子的存在。

  固态金属氢的密度极大,基本上可以达到1000kg每立方米,比液氧稍微低一点,但是它的比冲却接近1700s!

  体积小,比冲又高的离谱,证明它的单位体积能量极高。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作为火箭燃料,每千克固态金属氢所产生的推力相当于每千克液氢液氧火箭燃料的5倍,加上它比冲近于1700s,可造出小尺寸、小重量、高性能的运载火箭。

  嗯,外形相似的导弹也是一样。

  作为一种超高能炸药,金属氢的爆炸威力相当于相同质量TNT炸药的25~35倍,是目前威力最强大的化学爆炸物。

  相比于航空燃料,它的能量要大200倍,用于飞行器的话,小小一箱燃料可以飞很远很远。

  它还是一种高温超导体,其超导转变温度在室温附近,用金属氢输电,输电效率在%以上。

  如制造发电机,其重量不到普通发电机重量的10%,而输出功率可以提高数十倍。

  同时它还有普通金属的力学强度,可以用普通刀具削切加工。

  通过使用添加剂,可以把金属氢变得既稳定又坚固,其密度低、强度高的特性跟石墨烯一样可用于制造军用装甲车辆、战斗机等武器装备的结构材料。

  “隔壁”的航天四院就是为了开发它的航天用途,只不过面对固态的金属氢,四院的专家们是一会欢喜一会忧愁。

  欢喜的是它的性能高到离谱,忧愁的也是它的性能高到离谱。

  它太暴躁了,一点就炸,而且是剧烈的爆炸,一般的固体火箭根本就把握不住!

  每一次测试都是……我裂开了.jpg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