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8章_皇后别闹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夏儒对乐琰扮男装去上学的事倒是没说什么,反正乐琰去张家上学也是上,去端本宫上学也是上,就是不会在家上学,他也就随女人们去折腾了,不过,对乐琰来说比较不错的就是,夏儒带着扮成男孩子的她出了好几次门,有去酒楼吃饭的,也有到一些京城的名胜古迹去游览的。虽然说,这个年纪的大家小姐也是可以出门的,但是肯定没有男孩子出门来得方便,除了上厕所要注意一点之外,乐琰简直都快玩疯了。

  杨慎是最后一个见到男乐琰的人,杨廷和对乐琰极是喜爱,看她扮了男装,连声说这就是他的第二个儿子,叫杨慎出来认弟弟,还好杨夫人传出话来说他胡闹,不然,乐琰就多了个便宜哥哥了。饶是如此,杨慎也已经以大哥自居,笑着把乐琰的头摸了又摸,说她什么都好,就是脂粉气太重了点。

  乐琰恼得给杨慎出了好几道数学难题,见杨慎面露苦思之色才又笑开了。因为翰林们之前就见过乐琰,是绝对瞒不过去的,所以,南雅带着乐琰一家家去拜访过,打了招呼请他们不要外传,就这样,乐琰开始了在端本宫读书的日子。

  明朝对太子的教育,基本上是从三岁开始,到登基之前,都有不同的课程等着,除非太子真的资质愚钝到智商有问题,否则大明皇家教育系统是保证能把他教成一个合格的皇帝的,认字课程结束之后,太子就开始了基本的熟读经典,学习各种才艺的过程了,大到射猎,小到算学,都是课程中的一部分,当然了,估计最难的也就到高中数学的程度吧。微积分什么的,在这个时代可能还属于堪比天象的神秘学说。

  而从他出阁读书开始,就好像从小学升入中学一样,教育的主题就转变了,如果说,之前的教育是让太子成为一个文化人,那么接下来的教育,就是致力于让太子成为一个合格的统治者。这也是为什么所有伴读在出阁读书后一律不用的原因,不管伴读出身再高贵,他也不用学这些的。

  杨慎、张仑、乐琰有幸成为太子在基础教育时期的伴读,其实是非常幸运的,因为就好像东宫班底在太子登基后无一例外都会得到重用一样,你和太子是小时候的玩伴,这就做到了日后所有官员汲汲营营想要做到的一点:搞好和绝对上级的关系。而对杨慎来说,他又是这些幸运的人里最幸运的一个,张仑是不可能去考科举的,他和朱厚照更多的像是亲戚关系,而乐琰是个女孩子,她的奋斗目标肯定不是状元,估计是太子妃,将来应选之年,只要杨慎能考中解元,那会元、状元也就是囊中之物了。主考官只要不是傻的,那也都会选他做状元了。

  但对杨慎来说,这也是一种无形的压力,杨廷和的前程是大家非常看好的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